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多学科合力为高危慢性主动脉夹层患者移植血管

    期次:第1563期   


  本报讯 3月15日,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经心外科、普外科、麻醉科、输血科、医务处等多科室合作,ICU护理与术后监护配合,成功为一位高风险慢性主动脉夹层患者实施了人工血管移植术。术中替换的人工血管总长度超过40厘米,几乎将患者胸腹区域主动脉全部替换。目前患者正在住院康复中。
  据了解,这位接受手术的患者今年35岁,为马凡氏综合症伴发主动脉夹层瘤样扩张,4年前曾因动脉夹层在市一医院行两次手术。然而,在术后随访过程中,专家发现患者的主动脉依然以1厘米/年的速度逐渐扩张,巨大的假腔甚至已压迫了真腔,影响各脏器的血供。血流的冲击将主动脉血管外膜如同吹气球一般撑得极薄,稍有外力刺激就可能破裂,导致大出血,致使患者瞬间死亡。
  患者面临生死关头,手术迫在眉睫。专家组在为患者行CTA检查后发现,其腹腔脏器血供及其复杂,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肾动脉均有真假腔双重供血。且患者为慢性夹层,分支血管开口较急性夹层更难以辨认,一旦接错血管,将会造成脏器缺血坏死的严重后果。
  主动脉夹层手术本就是心脏手术中风险极高的一类,这次手术又是夹层手术中最大的一种。加之这位患者之前做过两次心脏外科手术,还患有马凡氏综合征,手术难度极高,风险很大。心外科袁忠祥主任医师会同心外科王利民副主任医师,普外科徐军明主任医师,麻醉科李士通主任医师、李金宝副主任医师,就术中腹部血管显露、血流动力学调控、脊髓保护、腹腔脏器保护、凝血功能调控等关键问题进行一一讨论,制定了详细的预案。最终,为保护患者凝血功能,减轻体外循环损伤,专家团队选择了非体外循环下的胸腹主动脉瘤切除术+人工血管移植术。
  3月15日上午9点,手术正式开始。由心外科袁忠祥主任医师、王利民副主任医师、普外科徐军明主任医师,麻醉科李金宝副主任医师等组成的专家组在患者胸腹部位切开长达70厘米的切口,依次游离扩张的主动脉及分支血管,阻断血流后予以切除,随后植入人工血管。一切都按照术前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人工血管依次与双侧髂总动脉、近端胸主动脉、肋间动脉、腹腔干、肠系膜上、肾动脉、副肾动脉做吻合,患者胸腹腔内的动脉几乎全被人工血管代替。
  手术一直持续了12小时,在这段漫长的时间里,几乎每分每秒都充满了凶险,需要全体术者精神时刻高度集中。专家组凭借术前的反复演练和沟通,一一克服难关,终于成功完成手术,患者于当日21点安全返回监护室。次日早晨8点,患者完全清醒并拔除气管插管,肢体活动无任何异常,未出现明显并发症。
(刘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