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盈心的力量———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苏肇伉教授

    期次:第1581期   



  苏肇伉,主任医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上海市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研究所副所长。苏教授参与筹建了我国第一个小儿先心病外科;在国内率先提出了新生儿和小婴儿危重先心病急诊手术新思路,建立了急诊手术的规范和运作机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他开展的深低温停循环体外循环技术,其成果再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主编和参编了10部专业著作,发表论著243篇。先后获得“全国卫生文明建设先进工作者”“上海市十佳医师”“上海市劳模”“全国五一劳动奖”“首届全国百名优秀医生”和“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已是过了春分,乍暖还寒。幸而,属于春的暖意依旧渗透人群,温暖人心。“东风洒雨露,会人天地春”这样的诗句,在初见这位年近耄耋依然坚持在医疗岗位上的老者———苏肇伉教授时,自然想起。确实,苏教授正如这春日一般,精勤不倦于医学殿堂,既有着春阳的煦暖,更有着春风的豁达。立志从医传承对儿科的热爱苏肇伉出生于医学世家,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国的儿科才刚刚起步,年轻的苏肇伉就做出了他从医的选择,在他看来是顺理成章的事。
  1956年,苏肇伉进入了上海第二医学院(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开始了大学学习生活。当时,从国外留学归来的、参与筹建了国内第一个小儿外科专业的马安权在上海第二医学院任教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忙于学业的苏肇伉受到了前辈的鼓舞,更加坚定自己从医的决心。毕业后,他顺利进入了新华医院工作。
  进入医院后,由于眼科人手不足,苏肇伉先在那做了6个月的门诊。“当时眼科那边想让我留下来,不过比较之下,我还是更愿意去小儿外科。”苏教授脸上露出淡淡的微笑说:因为热爱儿科,选择了像母亲那样做一名儿科医生。正是这种精神的传承,这种热爱的传承,必然使他在儿科事业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上下求索点燃孩子生命之光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中国,4至5岁以下的需要做心胸外科手术的患病儿童数量相当多,但是国内缺少相关的病例和相应的技术,实施手术缺乏经验和设备,医生们束手无策。深感痛心的苏肇伉觉得,他应该做些什么:国外可以给小龄儿童做手术,在中国为什么不可以?带着这样想法的苏肇伉与时任小儿心外科主任的丁文祥医生不谋而合。
  在丁文祥教授的带领下,苏肇伉边研究边实践,做了不计其数的动物实验。1965年夏天,利用上海I型心肺机,由苏肇伉负责体外循环灌注,在仁济医院王一山教授的指导下,丁文祥在上海新华医院为一名6岁室间隔缺损肺动脉高压的患儿完成了修补手术!
  本该是大刀阔斧前行的时刻,但突如其来的政治风云阻断了他们继续实施临床实验的步伐。文革开始后,小组解散,连小儿外科也被取消,并入了成人外科。但是这怎么会打倒对小儿心脏外科的研究饱含热情的苏肇伉呢?于是,他和丁文祥教授一起偷偷地继续自己的研究工作。就这样,根据原上海I型II型心肺机的实物、国外商品广告,丁文祥、苏肇伉两位医生与上海电表厂合作研制出了我国第一台小儿人工心肺机。
  1974年5月,他们以此型心肺机辅助完成了三十个月龄的婴幼儿室间隔缺损的修补,开创了我国婴幼儿心内直视手术的先河!不仅如此,苏肇伉又最早引进国外“深低温停循环”技术应用于婴幼儿心脏手术。这种技术大大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并使婴幼儿复杂先心病手术治疗成为可能。
  然而,在临床实践中又发现了问题。在国外,实行这项手术的风险在于脑损伤,而在国内,情形却恰恰相反,肺部并发症的情况很多。对这个问题感到头疼的苏肇伉,在1981年的一次到日本学习交流的过程中找到了解决方案。回国后,就与复旦大学一起研造出了中国第一代模式人工肺。深低温技术也随之在国内推广,由心脏病手术引起的肺病死亡率得到了明显的降低。
  1996年他在国内率先提出新生儿和小婴儿危重先心病可以急诊手术的新思路,实践中将此类患儿的手术死亡率由38%下降至4%。其成果在全国推广,取得良好效果。此成果标志着我国的新生儿、小婴儿心血管外科进入国际先进行列。谈及获得的荣誉和科研成果时,苏教授是真正谦虚:“我也是不断地吸收别人的经验而已……有了基础研究的能力,结合其他专业知识,实际地解决临床问题。”大医精诚更待后辈人才崛起作为一名合格的医者,除了精湛的技术之外,更要心系国家命运和人民群众。
  在过去的年代里,由于普通群众保守的观念问题,愿意让先心病小儿接受手术治疗的情况很少,当时的苏教授就去新华医院小儿的重症室里亲自寻找,一个一个积累接受治疗的患病小儿,他们建立的手术规范也正是在一次次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
  所幸,随着大家医疗观念的普及和不断发展,有更多的家长愿意信任手术,信任医生。
  筚路蓝缕开拓出眼前的学科新局面,但说起对于我国小儿心胸外科以及小儿科的发展和未来的看法时,苏肇伉教授语气变得有些沉重。有目共睹,国家医疗体制正在不断完善和发展,医疗环境和条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进和提升。但苏教授提到,现今大部分老百姓收入水平仍然不高,他们支付不起昂贵的医疗费用,这很有可能让本可以接受手术的病人失去机会。同时,不可否认的是,仍有部分人对于开刀动手术有着不正确的认识,因此正确的医疗治疗观念应不断得到普及。
  对于将来想要从事儿科工作的同学以及对医学工作充满向往的医学生们,苏肇伉教授认为,医科招生难,医生的收入低、出头难等问题一直是近几年的社会热点话题,但是医生这个职业不同于其他行业,有些人可能每天都是重复着同样的工作,但医生则每天都会遇到不一样的问题,不一样的病例,不一样的挑战。最后他用“废寝忘食”为寄语送给所有的医学生们,用废寝忘食的态度,对待自己热爱的学科和事业,这是他一直践行的医者大道,也是他对医学后辈的殷殷期盼。
  吾日三省吾身,何为医者?医者为何?答案就在眼前。都说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唯有化热爱充盈于心,砥砺前行,方不负医者之名、医者之责。
(学生记者 贺梓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