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教学质量年回顾与展望研讨会在上海交大举行,专家研讨

更好发挥思政课价值引领作用

    期次:第1598期   



  本报讯 3月17日,为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推进思政课教学创新,由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思想理论教育导刊》、《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思想理论教育》、《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协办的“新时代·新思政:思政课教学质量年回顾与展望研讨会”在上海交通大学举行。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姜斯宪、高等学校思政课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顾海良、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炳林、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党委副书记高德毅等出席研讨会。会议由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岩主持。来自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上海市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的60余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回顾分享思政课教学质量年的经验成效,谋划展望思政课教学的未来发展。
  姜斯宪对论坛的召开表示祝贺。他指出,今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和改革开放40周年,同时也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开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征程的开局之年。在过去的一年里,教育部组织了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年的实践,对此进行回顾与展望十分必要也意义深远。姜斯宪回顾了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历程,分析了高校思政课面临的理论和现实问题,提出在今后的思政课教学过程中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努力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是旁观者和反对派。高校要不断研究解决问题,向广大青年学生传播好马克思主义理论。他指出这次会议的成果有助于进一步提升高校思政课的质量和水平,对适应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要求具有重要作用。
  顾海良表示,今年对中国高校,对中国高校思政课程非比寻常。党的十九大提出了新思想和新要求,需要我们有新的精神状态,更要有新的视野。他指出,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后,党的领导问题、意识形态问题、经济发展战略问题是要特别给予关注和强化的三个理论问题。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可以看出,我们正在走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发展新道路,这也是我们赋予现在所处的新时代的深刻内涵。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要在新时代努力奋进,共同推进思政课再上新台阶。
  王炳林围绕“如何讲好思政课”强调,攻坚是要打持久战,不断解决新问题,真正把课程上好。十八大以来特别是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以来,思政课教学氛围更加浓厚,教学内容和形式都有改进,学生的获得感和参与感都显著增强。下一阶段,思政课教学要在“做研究、抓重点、讲故事”方面着力突破,使思政课教学内容和形式更好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做党的理论研究的排头兵,思政工作的领头燕,意识形态工作的桥头堡。
  高德毅代表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对会议的召开表示衷心祝贺。上海专门成立思政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行集体备课,并在高校课程思政教育上做了大规模试点。他表示,思政课教学要在课程实施、备课、教学评价等环节进一步提升,更好地发挥思政课的价值引领作用,提升思政理论课实际效果。要从理论制订原则到实施操作规范,构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
  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陈鹏代表思政课教学改革团队就“上海交通大学立德树人:构建价值引领与学生成长需要相结合的‘一体多维’思政课教学共同体建设”进行了专题汇报。天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兰州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南京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学校教师代表和青年学子围绕思政课教学的具体问题进行了交流和讨论。
  王岩在发言中表示,盎然的春意与勃勃的生机昭示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愿思政工作者不仅会感悟春天、陶醉春天,更要挥写春天、播种春天,用自己的真懂、真信、真爱、真做,实现自立、自爱、自强、自信,在科学、理性、情感、行动的和谐统一中撑起属于自己的春天。
(陈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