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仁济医院许杰课题组

多项研究揭示结直肠癌靶向治疗新方法

    期次:第1602期   


  本报讯 附属仁济医院许杰课题组聚焦结直肠癌靶向治疗新方法开展的一系列研究取得多项成果,日前分别在 Cell Chemical Biology、Oncogene、OncoImmunology 等多家权威学术杂志发表。课题组研究分别得到了上海交通大学高峰高原计划、国自然优青、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计划、房静远教授领衔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项目的资助。
  许杰课题组开发了一种能够同时调控抑癌蛋白p53的翻译后修饰、具有抑癌功能的新型多肽,在体外和体内模型中有效杀伤结直肠癌细胞。在许杰的指导下,研究生王焕彬、梁伦熙等发现了 Morn3 癌基因的分子机制,阐明其同时调控p53泛素化和乙酰化修饰的特殊分子功能,并通过理性化的方法设计了靶向多肽 Morncide。该多肽能够有效地在癌细胞中激活抑癌蛋白p53的功能,诱导癌细胞的凋亡,可能毒副作用更低。相关论文近日在 Cell 子刊 Cell Chemical Biology 发表。此外,课题组对 Morcide 抑癌多肽还提交了发明专利的申请,以促进其在医学研究领域的应用。
  课题组还通过蛋白质组学方法发现了作为结直肠癌中的突变体 p53 所产生化疗耐受的关键效应蛋白 ERP29,它可以让肿瘤细胞产生对顺铂等化疗药物的抵抗,使其逃避凋亡。同时,课题组还发现 Re Acp53 多肽能够阻断上述突变体的促癌效应,这为相关肿瘤的靶向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该研究成果发表在 Oncogene 杂志上,第一作者是研究生章瑶。
  在发表于 OncoImmunology 的论文中,许杰课题组揭示了 PD-L2 蛋白在结直肠癌中的潜在靶向价值。结直肠癌的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近年来受到高度关注,已广泛用于临床诊治。但是,目前常用的方法需要测试肿瘤组织中 PD-L1 蛋白,而此蛋白只在约12%的结直肠癌中有表达,因此准确率不高。在许杰的指导下,研究生王焕彬和博士后姚晗等经研究发现,PD-L2 蛋白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率接近40%,比 PD-L1 更为广泛;PD-L2 表达阳性的结直肠癌患者总体生存期(OS)和无病生存期(DFS)均较 PD-L2 阴性的患者更短,该关联性在一组独立数据中得到了验证。该发现为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提供了更为有效的新型标志物以及干预靶点,对开发免疫疗法具有潜在意义。
(王昊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