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攀学科建设新高峰

    期次:第1605期   


  交大医学院在聚焦内涵式发展、加快一流医学院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进程中,始终旗帜鲜明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高等教育“四个服务”发展方向,扎根中国大地,准确把握新形势下党的教育方针,充分发挥部市共建、部部共建的体制机制优势,遵循综合性大学的发展规律和医学学科的特殊规律,保持医学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和办学自主权,保持医、教、研、管的相对完整性,抓住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根本,积极探索“世界一流、中国特色、上海风格、交医特质”的建设之路。
  自第十次党代会以来,医学院以改革求突破,以创新谋发展,形成“学科是龙头,科研做驱动,人才是关键”的发展共识,强化人才、科研、学科的核心竞争力提升与协同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六年来,医学院始终坚持“人才强院”发展战略,实行积极、开放、灵活的人才政策,打造适应医学人才发展规律、激发医学人才创新活力和释放医学人才创新潜力的生态环境,持之以恒厚植医学人才优势,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
  遵循“引育并举、分类发展”原则,扎实推进人才高地建设,新增“两院”院士5人、国家“千人计划”6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讲座教授”1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4人、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5人、国家“青年千人计划”27人、青年长江学者5人等。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乘着人才“30”条的东风,医学院打破“论资排辈”格局,推进青年创新人才破格晋升制度,“不拘一格降人才”,从“破格”专场走出一批医学中坚,同时积极推进“双百人”计划、建立“人才特区”和“学术特区”,最大限度激活人才发展潜能。2014年作为第一批试点高校,医学院全面实施“市属高校本科教学教师激励计划”,按照“团队牵引、首席负责、全程激励、制度保障、教学督导”的工作原则,组建34个教育教学团队,真正“让一批今天优秀、极具创新潜质的学生和不断超越自己、极具创新思维的优秀老师在一起相互激励,共同超越,使学生更加优秀,使老师更加卓越,产生使老师和学生都终身受益的创新能力和智慧”。建设“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高素质教师队伍,2016年两位青年教师荣获“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和二等奖。实施博士后激励计划,稳步提升博士后培养质量,鼓励优秀青年科研人才瞄准国际前沿,进行探索性创新研究,逐步成长为未来医学科学创新的主力军,为建设世界一流医学院和一流医学学科提供助力。
  六年来,医学院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聚焦上海“四个中心”和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总体要求,对接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发展方向,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和推动成果转化。
  建立科技创新与知识服务的转化协同机制,初步形成了“人才汇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三位一体的医学科技创新平台。统筹实施国家和地方创新工程,基本形成多层次的科技创新研究基地建设体系,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上海)项目、系统生物医学协同创新中心、上海市转化医学协同创新中心、脑疾病临床研究中心等顺利推进,国家级和省部级研究基地增至43个。基本形成以基础设施建设与公共服务为目标的科研支撑体系,公共仪器与技术共享平台建成,实验动物科学部通过国际实验动物管理评估与认证协会认证。科研成果不断涌现,新增科研总经费约43.8亿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总数3163项,年度项目数和经费总额连续八年位居全国医学院校首位;新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3项,37人作为首席科学家牵头国家重大/重点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发表SCI论文13046篇,年度SCI论文数连续七年位列全国医学院校首位;获得国家级科技成果奖7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214项;获专利授权786项。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医学院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加强对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的攻关创新,组建交叉学科群和强有力的科技攻关团队,加强学科之间协同创新,加强对原创性、系统性、引领性研究的支持,努力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力争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的重大突破。
  六年来,医学院始终坚持“学科提升”发展战略,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为立足点,以建设世界一流医学院、一流学科为出发点,以提升学科水平、推进成果转化为落脚点,大力推动学科建设向纵深发展、向更高水平迈进。
  推进学科建设理念、措施和体制机制等方面改革创新,注重学科建设的战略谋划和顶层设计,以重大医学和健康问题为导向,以“高峰高原”学科建设为契机,优化学科布局,形成以一流学科为引领、高峰高原学科为支撑、新兴学科为增长点的学科体系。落实临床学科竞争力提升计划,推进临床重大专项、临床潜力学科和新兴学科建设。转变学科建设发展理念,建立协同创新的机制与体制,重点突破制约创新能力提升的内在机制障碍,打破学科之间的体制壁垒,推动医理、医工、医文的交叉融合,促进临床与基础学科的协同发展。按照上海高校“高峰凸显”“高原崛起”、在“高原”之上建“高峰”的学科布局和规划,医学院进一步激发学科活力,创新体制机制,临床医学入选为Ⅰ类高峰学科,口腔医学入选为Ⅱ类高峰学科,基础医学、生物学、药学、医学技术、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护理学入选为Ⅰ类高原学科,上海市IV类高峰学科项目“上海精准医学研究院”建设初见成效。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3个学科进入A档,其中临床医学为A+。2017年,医学院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基础医学、药学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2018年,医学院入选上海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行列。学科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7个学科跻身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其中4个学科进入前1‰、临床医学进入前0.2‰。
  “为山者基于一篑之土,以成千丈之峭;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在全体交医人的共同努力下,医学院学科布局结构持续优化,学科集群优势日益凸显,知识创新水平显著提升,服务需求能力不断增强,国际合作交流走向深入,学科建设取得长足进步,形成了一批国内领先的高水平学科,汇聚了一批高水平师资,取得了一大批高水平成果,培养了一大批高水平人才,在提升城市能级和促进转型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服务“健康中国”建设中作出了积极贡献。
  栉风沐雨见肝胆,砥砺奋进续华章。新时代开启新征程,面向未来新一轮发展建设,全体交医人将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抓住机遇,主动作为,切实把思想统一起来,把力量汇集起来,把精神振作起来,把责任担当起来,大力营造心齐劲足、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竞进有为的良好环境,团结一致,攻坚克难,奋勇拼搏,为开创交大医学院更加美好、更加辉煌的明天而不懈奋斗!
(游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