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在中国,长在中国,我的根在中国”

    期次:第1625期   


  (上接第1版)全面发展重实践创建一流育英才当天的活动仪式上,包陪庆、包文骏代表包氏家族向上海交通大学捐赠设立上海交通大学“包玉刚学生社会实践基金”,用以支持学生学以致用,深入社会开展不同形式的实践活动。
  林忠钦向与会嘉宾介绍了交大实践育人质量提升体系。上海交通大学将实践育人质量提升体系纳入学校“双一流”建设整体规划,完善机制,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养成相结合,不断加强学生价值引领,其中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更是学校实践育人体系的重要举措和必备环节。每年学校组织约800支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近9000名学子参与,近500位教师参与实践指导。各团队分赴全国各地、部分境外国家和地区,开展不同形式的实践活动。2018年交大学生实践团队在“知行杯”上海市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大赛中,获2个特等奖、5个一等奖,取得历史最好成绩,问鼎“知行杯”。此次包氏家族对交大学子社会实践的慷慨捐资,对推动上海交大早日实现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目标意义重大。
  此次设立的“包玉刚学生社会实践基金”旨在持续促进交大学子“知国情、明社情、长才干”,落实上海交大“价值引领、知识探究、能力建设、人格养成”四位一体人才培养理念,鼓励和资助在校同学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优先支持重点团队和选育团队,遴选支持优秀社会实践项目参与“知行杯”上海市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大赛,并遴选支持全国“三下乡”重点团队。
  包陪庆在致辞中向在座嘉宾深情讲述了父亲的为人为事为善的故事。父亲一生秉持“勤俭建业,持恒健身”这个座右铭,严于律己,崇实重教,对青年人才的培养尤为重视,特别强调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她表示从包兆龙图书馆的建造,直至包玉刚图书馆的落成,上海交大的务实与创新完美地体现了父亲所提倡的勤俭节约的理念,把每一分钱都用到了实处,建成了当时最现代化的图书馆,在国内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她自己也在全力推动学生积极参加实践,把所学融入社会的工作,她相信包玉刚学生社会实践基金的设立,将会帮助上海交大结出更加丰富的学术硕果,助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
  包文骏在活动最后对上海交通大学的周到安排表示感谢。他难以忘记自己少年时期到闵行校区参加包玉刚图书馆落成的盛况,回忆起包玉刚实验学校在包兆龙图书馆初次招生的难忘情景。他始终铭记外公的所言所行,遵循他乐善好施、正直勤勉、尊重他人的教诲。衷心希望包玉刚实验学校与上海交通大学携手合作,共育英才。
  活动上,包玉刚实验学校的学生们进行了诗朗诵、书法、跳绳等蕴含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彩表演,赢得了在场嘉宾的阵阵掌声。
(许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