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院士一生奋斗在船海教育领域

———记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杨槱院士

    期次:第1629期   



  中国造船史研究奠基者、国家造船学科和船舶工业发展先驱杨槱院士,自1940年起担任交通大学教授至今近八十载,培养了一大批教育界和造船界的骨干精英。他的学生中,有“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院士、“蛟龙”号总设计师徐芑南院士、中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的总设计师朱英富院士等。
  杨槱也是我国船舶行业的第一位院士、船舶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创始人、船舶技术经济论证的开拓者、船舶科技发展史的奠基人。
站出来,救国
高中毕业,杨槱院士考入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工学院,一所著名的机械制造和造船高校,希望能成为一名船舶工程师。学成回国时,正值抗日战争最为艰苦的时期。他来到抗战时期内地最大造船厂———民生机器厂担任副工程师。28岁那年,他应邀参加赴美服务团学习考察,在费城海军船厂见习航空母舰和巡洋舰监修官工作,这一年获得了宝贵的现代造船和修船先进技术经验。
  1948年,解放战争在全国呈燎原之势。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亟需一批船舶海洋方面的人才进行国防和经济建设。上世纪50年代,交大决定大力发展船舶学科,1955年大连工学院造船系并入交大。杨槱院士当时正担任大连工学院造船系主任,于是一纸调令让他回到交大担任副教务长,负责筹建造船学院。从那以后60多年,再也没有离开过交大。
造出来,富国
其实,造船业涉及的不仅仅是“产”和“造”,还需要“学”“研”和“用”。年近六旬,杨槱院士开始接触先进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倡导在船舶设计领域普及计算机的应用。那时候,造船科技人员搞设计用的不过是计算尺、鸭嘴笔、积分仪、曲线板和压条等,设计一艘船不仅耗费许多时间,而且所得的数据不够精确,分析范围也很狭窄。杨槱院士在船的主要尺度分析、船舶稳性、船体强度计算等方面率先使用了计算机,还带动和组织国内有关研究单位编制辅助船舶设计的计算机程序系统。
  同在上世纪70年代,为改善货船不规则,理货、装卸不利的缺陷,杨槱院士提出制造5000吨近洋干货船和15000吨经济型远洋干货船的设计方案,获得认可。这样设计出来的货船,不仅能节省燃料消耗,也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除了开拓船舶技术经济论证方法,杨槱院士还主持制定了中国第一部《海船稳性规范》,填补了在这领域的空白。
教出来,强国
杨槱院士对船舶海洋科技史的研究,发端于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他在编写《船舶概论》等统编教材时,认识到国内很多船史存在错误。他大量阅读相关文献,1962年起,陆续撰写了《中国造船发展简史》《近代和现代中国造船发展史》等多篇论文,埋下了晚年学术研究的种子。
  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杨槱院士没有休息。即使现在,杨槱院士依然担任上海交大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研究所的技术顾问,90多岁时还一周工作5天。此外,还写了《帆船史》《轮船史》《郑和下西洋史探》《人、船与海洋的故事》等一系列著作。1997年,他向上海交大捐赠设立“杨槱院士奖学金”。2010年追加捐赠30万元,2013年再度追加50万元,2013年把获得的“上海市教育功臣”奖金20万元也全额捐作奖学金,激励晚辈奋发学习。
(上观新闻、交大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