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域高原上的“最美支教教师”

———记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2018级博士生杨文婷

    期次:第1931期   



  她钻研学术,多篇论文聚焦环境问题;她屡获竞赛项目大奖,成功申请哈佛大学访问学者;她心怀家国,书写青春,投身志愿者事业,跨山水平原,攀世界屋脊,赴西藏阿里地区措勤县完全小学支教,获评“优秀志愿教师”———她就是雪域高原上的“最美支教教师”杨文婷。她不仅是 NASPAA-Batten 国际学生模拟大赛亚洲区亚军,还曾获唐立新奖学金、环球时报奖学金等。
  天道酬勤
成功申请哈佛大学访问学者项目
杨文婷申请的访问学者项目是交大与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艾什民主治理与创新中心”的合作项目,在公共管理领域含金量很高。为了能够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杨文婷在学术科研、英语能力、表达技能等方面做了充分准备。
  硕士生阶段她就考虑过参与交流项目,但经过仔细的考量,文婷认为深造前理应先明确个人研究方向,深入学习理论和方法。为此,她制定了明确计划,协助导师做了大量研究,并且充分利用硕三到博一阶段的时间,不断提升科研能力。
  在“不断探索、以求突破”的高标准、严要求下,其科研实力有了巨大飞跃。她将电子政务作为研究方向,做好了对口的研究设计。强大的科研实力成为她一路过关斩将、成功收到哈佛录取通知的坚实保障。
  钻研学术
公共管理具有巨大的社会价值
杨文婷突出的学术成果是她受到哈佛青睐的重要原因。从本科生到博士生,再到作为哈佛的访问学者,杨文婷在公共管理这一领域发表的论文已有3篇收录于SSCI,3篇收录于CSS-CI,其中一篇 SSCI 分区Q1,最高影响因子5.6。
  在科研过程中,杨文婷发现公共管理不仅有趣,更具有巨大的社会价值。公共管理的核心是公共精神,这也是她从本科到现在感悟最深的一点。正如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宗旨“为民族立生命,为万世开太平”。她认为,关心国家政策、社会问题,不断思考和研究解决社会问题的途径,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在这个基础上,她下定决心要继续在公共管理领域做研究。
  社会实践
走向辽阔山水、星辰大海
科研学术以外,是杨文婷丰富的社会实践生活。2013年,她作为队长成功申请并完成了《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4年,她参加了“首都杯”全国高校模拟市长大赛,所在团队获得了“最佳风采奖”和“模拟市长二等奖”。2017年,她又赴清华大学参加 NASPAA-Batten 国际学生模拟大赛,代表上海交通大学获得亚洲赛区亚军。
  与此同时,杨文婷更是一名富有社会责任感、心怀爱心的人,各种各样的志愿者活动让她受益匪浅。在大四毕业之际,她利用每周末的时间到天津西青区的一个社区义务教小孩绘画。2017年4月,在完成硕士研究生的课业之余,她又奔赴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海拔最高、条件较艰苦的措勤县完全小学支教,并获得了“优秀支教教师”称号。同时,她还为40多名骨干教师进行了演示文稿的专业制作培训,并联系了拉萨市实验小学,为措勤完全小学争取到了长期选派老师在拉萨免费接受培训的机会。她说虽然有时候条件比较困难,但与孩子们的相处时光尤其弥足珍贵。
  于她而言,做公益绝不仅仅只是简历上灿烂的一笔,更重要的是公益活动所承载的社会价值,以及在这个过程中自我价值的实现。“选择交大,就选择了责任”,这句话一直深深烙印在她的心里。
  坚持梦想为人才培养和当地发展助力杨文婷说,她希望自己以后能够到西藏成为一名教师。她觉得如果能培养当地的学生,那就是为当地培养人才、为当地发展助力了。
  2018年的夏天,她加入一项公益组织成为长期志愿教师。该项目邀请各行业优秀的职场人士,通过在线视频方式,向中学生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和职场奋斗故事。
  “这份公益工作是我非常喜欢且会一直坚持。每次同孩子们分享完自己的感受,我都能感到帮助他人的暖意。孩子们的反馈也让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自己这份工作的意义。”杨文婷如是说。
  在给中学生们讲课时她体会到,“好老师”的标准不仅是做好教学和科研,还要用最通俗的语言为学生阐明道理。那些孩子们虽然在偏远地区,但是他们对问题的理解也很深刻,很多时候也能给她带来很大的启发和思考,促进她去探索怎样才能给孩子们呈现最完美的教学。在这个互相促进的过程中,杨文婷给孩子们播撒了梦想的种子,也使自己的综合能力不断提升。
·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