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仁济医院系统性红斑狼疮研究最新成果在全球顶级医学杂志CELL刊登

    期次:第1639期   


  本报讯 4月25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上海风湿病研究所所长沈南课题组、中科院生化与细胞所的陈玲玲课题组、中科院计算生物学研究所杨力课题组合作在《细胞》(Cell期刊)发表题为《环形 RNA 的结构与稳定性参与调控先天免疫 PKR 的激活》(Structure and Degradation of Circular RNAs Regulate PKR Activation in Innate Immunity)的研究论文。该研究不但解释了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病过程中先天免疫通路异常激活的原因,还为 SLE 新型、个体化治疗手段的开发,疾病标志物的开发等提供了潜在的靶点。
  据沈南介绍,SLE 是一种全身性的慢性自身免疫病,可以造成患者的多个器官受损,临床表现多样,严重者危及生命,致死率在自身免疫病中居高不下。世界范围内,亚洲人 SLE 的发病率较高,其中女性患者占90%,尤其是生育期女性,严重影响生育能力。我国狼疮的患病率为1‰,是西方白种人群的8-10倍,发病人群高达数百万,是名副其实的“狼疮王国”。由于发病机理不明,目前尚无根治的手段,临床上缺乏有效的、可以指导治疗及判断预后的生物标志物,缺乏特异性的、低副作用的治疗手段,给患者和社会带来重大负担。
  近年来,非编码 RNA 研究的快速进展,为SLE发病机制的探索带来了新的契机。沈南及其研究团队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针对非编码 RNA 在 SLE 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进行了一系列的深入研究,在国际上形成了重要的影响力。环形 RNA(circRNA)则是由 mRNA 前体中的外显子序列通过反向剪接产生的一类新的非编码 RNA 分子,在真核生物中广泛表达,具有细胞和组织特异性。由于发现时间不长,目前对其功能的理解尚不完全清楚。中科院生化与细胞所陈玲玲研究员和计算生物学研究所杨力硏究员长期以来深入系统研究该类特殊 RNA 的生物学,为研究该类 RNA 分子在人类疾病中的作用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和独特的研究技术与方法。三个具有各自特色和优势的研究组联合攻关,在对狼疮患者免疫细胞的环形 RNA 的表达特征进行研究的时候,意外发现环形 RNA 在狼疮患者免疫细胞中表达异常降低,细胞内部的环形 RNA 倾向于形成特定的 RNA 双链结构,并起到阻止先天免疫通路在细胞中过度活化的作用。研究表明 SLE 患者中 RNA 的识别及其下游通路的激活可以导致环形 RNA 的降解,并参与 SLE 先天免疫通路的异常激活。更加令人激动的是,在 SLE 患者原代 PBMC 中回复环形 RNA 的表达可以抑制先天免疫通路的异常激活。这一突破性进展对解释长期以来困扰研究人员的“SLE 患者高度活化的先天免疫反应及异常升高的干扰素分子”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中国工程院院士曹雪涛认为,该工作把环形RNA与天然免疫应答调控机制以及红斑狼疮发病机制联系在一起开展研究,为炎症性自身免疫疾病发病机制及未来的干预治疗提出了新的思路与潜在靶点。
(叶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