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机会最好的办法是计划和努力

———上海交通大学校友毕奇口述实录

    期次:第1641期   



  毕奇,1954年生于江西景德镇。国际无线通讯领域专家,现任中国电信研究院总工程师。1978年本科毕业于上海交大船舶电气自动化,1981年获上海交大电工及计算机科学系硕士学位。1986年获美国宾州州立大学电机工程博士学位。历获贝尔实验室总裁金奖,贝尔实验室基础科学部最佳创新团队奖,美国最佳亚裔工程师奖,伦敦 GTB 创新奖。
  1975年,人生的转折点
1975年,21岁的我已经从高中毕业,在江西景德镇远郊的蛟潭公社劳动。谁能想到,1975年作为工农兵学员的我被推荐到上海交大读书,一下改变了我的命运,成为我人生的转折点。
  拿到入学通知书的那一天,我十分激动。除了激动,我更认识到这将是我人生的转折点,未来有无限可能。那个年代,能当工人就算非常不错,能参军也是谢天谢地,能够到上海交大这种名牌大学,那简直是像登天了。我从江西坐火车到上海,一路难眠。一到上海火车站,远远看见接送新生的交大师生,顿时心里非常温暖。汽车开在路上,我按捺不住心里的激动,情不自禁地两边张望。当汽车缓缓驶进交大校门,我老远看到上海交大的牌子。到交大是下午2点钟,指导员安排我吃中饭,然后送我到宿舍,为我安排了床位。我异常兴奋,行李一放,马上到校园完整地走了一圈,然后跳上了门口的公共汽车。我的目的地是南京路,以前只能在电影里羡慕南京路,并熟悉南京路上好八连的故事。现在有机会亲身体验南京路风光,算完成我多年的夙愿。
  到了交大,我在电机系船舶电气自动化专业。我们工农兵学员水平参差不齐,大部分人中学都没有读过。我上过高中,在农村插队时坚持自学,还有一定的微积分基础,因此,成绩在同学里是佼佼者。由于时代的特殊性,学习条件比较艰苦,但是大家团队精神非常强,同学相处比较单纯和融洽。当时交大管理近乎军事化,早上起床,集体做广播体操。此外,学校组织很多集体活动,现在回忆起来,当年挺快乐。交大对我们工农兵学员有非常多关照:针对我们参差不齐的背景,为我们制定了特殊教材,把一些初中、高中教材混在大学内容里,以适应同学们的需要。
  我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也懂得努力的重要性。我英语基础特别差,学英语开始最困难的是背单词。为了学好英语,我常利用从宿舍到饭堂的时间背单词,一般我走在路上嘴里会念念有词,其他的同学看见我觉得很好笑。我的一名好友是上海沪东造船厂的工人,看见我学得辛苦,便劝阻我:“你真的不用学得这么辛苦,我是从厂里过来的,学这些东西都是没有用的,不需要这样折磨自己!”但我受到家庭和景德镇陶瓷学院教授们的熏陶,坚信知识有用,因此,继续坚持了下去。
  知识的天堂
1977年,教育部突然宣布全国统考第一届研究生,消息一传开就炸锅了。机会空前难得,但绝大多数应届大学生不敢报名,因为要考的课程全是按照“文革”前大学生的水平来制定的。我们工农兵学员在交大学的内容大多是中学和高中的补习,大学课程较少。要跟“文革”前的大学生去竞争,可能闹笑话。为了考上研究生,我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按照考试的那一天开始往后排,一个月要读一本书,每个星期要读几章,每天要读几页,仔细到令人咋舌。
  就在快要统考的一天清晨,我照常在宿舍楼旁背公式。楼上一位同学没事先查看,一盆洗脸水从窗户倒下,把我淋了个落汤鸡。我当时完全没有感觉到全身的凉意,脑海里只闪出了一个念头:“完了,当头一盆凉水。这是否是对我的努力和前途的暗示”?当时学习的紧张程度,不言而喻。功夫不负有心人,几天后我以较好的成绩,幸运地被录取了。成为极个别的来自应届毕业的交大研究生。
  上海交大领导层对我们78级的研究生非常重视,集中了全校的优秀师资给我们上课。我们这届研究生近200人,数学、基础课都在新上院上大课。我到现在还记得数学老师上课的情形:一堂课90分钟,他进教室仅带一支粉笔。凭他的记忆和严谨的推导,从头讲到尾,一气呵成。上下拉的6个黑板,写得满满的。很多推导步骤,一步走错,整堂课就无法继续下去,风险很大。但每堂课他都是这样,从来都没出过差错。这给我们的震动非常大。我们当时年轻好胜,但不得不佩服与老师间的差距。交大老师们的言传身教给我们树立了标杆,对我们的努力学习增加了不少动力。
  当时全校只有几位本科应届毕业的研究生,其他全是“文革”前的大学生。我的导师是王蔼和林争辉。导师认为我们虽然考上了,但毕竟基础还是很薄弱,跟老大学生比,有很大差距。为了培养学校的师资,他们主要关注几个有潜力的老大学生并重点培养。第二年有一次专业课考试比较难,导师当场发现有一题全班竟没有一个人能做得出,不得不到黑板上做了提示。我一看到提示马上就做出来了,其他的老大学生还是做不出来。那个事件对我们导师触动很大,从刚开始认为我们基础差,根本不是培养的苗子,到后来重点培养我们。等我快毕业的时候,美国宾州州立大学有个教授访问交大,表示想带一个学生到国外去读博士。系里便推荐了我,觉得我各个方面都不错,有培养前途———我就这样被上海交大推荐去了美国。
机会通过信念、计划和勤奋得到
我在交大学到的数学、专业课都很扎实。1981年我到宾州州立大学后,最大的困难是英语薄弱,讲课我一点都听不懂。我是拿宾州州立奖学金的,它要求大部分成绩必须拿A才能保持。此外,我出国了大家都非常羡慕,但是对我来说却是背水一战,不读好博士,我是没脸见人的,怕成了全校的笑话。因此,压力之大,可想而知。由于上课听不懂,所有时间都扑在自学上。好在我从农村开始养成的自学能力非常强。当时我英语差,每次教授布置作业时,我都课后跟他核对。老师觉得很奇怪,也开始注意到我。当然他注意我的是发现这个人英语太差,都到了这个地步,还学什么?我记忆最深刻的是他教的“随机过程”非常难。有一次考完后整个班级成绩都低到不能忍受,他只好说:“这一次考试我们班级考得不好,我把卷子发下去,你们在家里继续做,做完以后再加分。”但奇怪的是,我的试卷没有发下来。下课后,我就去找他说“我的卷子呢?”他笑着看着我说:“我不认为你可以加分。“我当时不解地问:“什么意思”?他说:“你已经拿了98分,你难道还想把那2分加回去?”由于这一次的成绩,这个教授看中我了。后来我的原导师经济上有一些小的困难,这位教授让我做了他的研究生。从那个时候开始,我的奖学金就不用发愁了。我顺利读完博士。
  回顾求学过程,我的体会是在你最艰苦且看不到希望的时候,你一定要有信念、有追求、加倍努力。人生在世每个人都会有许多机会,但是机会什么时候来,无法预测,你能够做到的就是平时一定要准备好。每个机会来时,你把它抓住,不能让它溜走。这个机会你抓住了,就会导致另外一个机会的到来,一环扣一环。就像我们打电子游戏一样,当你进入一个天地,就有机会从这个天地进入另外一个天地。
(档案馆 周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