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篮胡萝卜干———珍惜今天的好日子

□王莲芸

    期次:第1648期   


  上个世纪60年代初,我国遭遇了特大自然灾害,加之,前苏联撤走专家,逼迫我国提前还债,因为当时的经济还比较落后,我国只好用农产品抵债。在农副产品极度匮乏的情况下,很多人因饥饿患了“低蛋白血症”,引发严重的浮肿,有的人甚至被饿死。1960年的冬季,恰逢我爸爸在“晋中干校”进修学习,放假回来时,他提着一个用竹子皮精编的红色篮子,里面装着用白线穿着晒干的胡萝卜片。这是爸爸在每天放学后,赶紧跑到距离学校几公里远的农田,在农民刨了的胡萝卜地里继续深挖,寻找被遗漏下的半截胡萝卜。他当宝贝似地捡回去这些残品胡萝卜,洗干净、用削铅笔刀切成薄片,再用白线穿起来,找个地方晒干,这都是因为爸爸怕我们在家里挨饿。当母亲看到这些胡萝卜片后好开心,但不让我们一次吃完。只有当我们饿时,才给我们吃几片充饥。到来年的春天,篮子里的胡萝卜片终于被我们一片、一片地吃完了。这篮胡萝卜干帮助我们兄妹三个渡过了“非常时期”。后来,这个篮子就成了我们家盛放“好吃的”器具。
  在计划经济时期,城市都是吃供应粮食。1993年之前,每个月我们家都是从粮店买口粮,大人和小孩的定量是不一样的。每个月国家供应给每个人3两菜籽油、成年人27斤粮食、重体力劳动者是38斤,儿童依据不同年龄每月分别分到9斤、12斤、18斤。细粮包括白面和大米,占总量的35%,其余65%都是粗粮,由玉米面、高粱面、小米组成,到秋季5斤红薯或土豆顶替1斤粗粮。每个月公布副食号,每人每月供应鸡蛋(0.5~1斤)、猪肉(0.5~1斤)、豆腐(1斤),过春节时才有豆腐干(0.5~1斤)。如果谁要出差,他(她)就要先到单位开《出差证明》,再到粮店兑换全国粮票。
  如今,吃的东西太丰富了,想吃什么买什么,应有尽有。不过,直到现在,每当吃盒饭时,我都会将自己所剩余的大米饭带回家,下一顿煮成大米粥。如果是自助餐,我总是吃多少、取多少,很少剩下饭菜。因为我当过知青,特别理解李绅的《悯农》这首古诗中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