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艺人守艺人

    期次:第1652期   
|
|



  高楼林立的城市总是车水马龙、霓虹通明,但仍然有许多的小街小巷,沿承着市井传统的工作和生活;信息技术高速发达的时代,人们已习惯了手机与网络的便捷,但仍然有许多上了年纪的匠人,靠一身手艺,坚守着从容的慢节奏。
  綦江城区的后街,还留有一些老旧房屋和店面,斑驳的墙瓦,凌乱的电线,各类杂货小物的商贩叫卖声穿梭其中。每次我从家去菜市场,总会经过这段路,一间低调的手工藤椅店让我格外感兴趣。店里灯光不是很亮,一位银发老大爷坐在墙角,拇指和食指布满老茧,埋头忙于手上的活计,周围都是整齐的工具,满屋的竹椅子、凳子、筲箕、簸箕,都是由他手工编制而成。竹篾是基础材料,也是唯一材料,用专用刀划切青翠的竹筒,根据成品的需求,准备长长短短、宽宽窄窄的多个种类,这是所有工序的开端。第二步则是打磨去刺,让竹篾条圆润光滑,不至于纤细的竹签刺伤手指。第三步是最难、最关键、最考验手艺的环节———编织,上下重叠、穿梭致密,设计精巧的孔雀形、鸡心形、太阳形、皇冠型等,工艺如穿针引线般细致,还极考验熟练度。编织好基础构件之后,便是最后的锁扣加固。只见老大爷双腿夹着主体,口里含着竹篾,双手轻快打结。很快地,一个筲箕便出炉了,轻巧大方。那些交织的藤条古朴、清爽,亦交织出对生活的热爱。
  城市多沿河而建,家门口跨河大桥的桥墩下,小商贩们乘凉摆摊,好不热闹。每到赶集日,露天理发棚总是人气满满,三五壶热水瓶、一个铝制脸盆和盆架、一个高脚木凳、一张围布,一个简易的木质工具箱里有一把电推子、几把剃头刀,摊位虽小,工件儿却一应俱全。老板是个50多岁的老汉,皮肤黝黑,身材精瘦,做这个营生也有20多年了,从大家口中的“小李”慢慢变成“老李头”,价格也从原来的1元涨到现在的5元,靠的全是手艺。他说早已习惯“剃头挑子”的这种生活。当年,为养家,如今,为习惯。来剃头的,多为中老年男子,对新潮发式的要求不高,就是剃短、剃清爽,往凳上一坐,眼睛微闭,享受着剪发、扫碎毛、刮胡子、简易洗头的过程,还能和老板聊聊家常。老李感叹道:“曾想把手艺传给儿子,但年轻人不爱干这个,嫌辛苦又清贫,情愿出去打工挣钱。”不过,几十年前流行的生活方式。如今依然有市场,足见人们对老手艺的怀念和不舍。
  河面水波粼粼,两岸青葱玉翠,一弯护城河,亦是母亲河。如今,建设美丽中国,城里也是绿水青山。那日与家人沿河散步,夕阳余晖中,看见几艘停泊的手划桨摆渡船,样式简洁、干净素朴,船绳系在岸边,船夫在乌篷里打盹儿。不一会儿,便有三两旅客打招呼要乘船渡河。船夫精神地起身,拿起划桨熟练地出发了,摇晃却又平稳,径直地向对岸驶去,留下纤细散开的水波纹。其实看似简单的摇浆,却是一门学问。方向、速度,都是长久累积的经验,逆水行舟,更是需要力道和巧劲。船夫们的双手和双臂都练得粗厚壮实,脖子上习惯性地搭一卷湿毛巾,用于降温和擦汗,靠着手上力气谋营生,摆渡过河的人客,也摆渡自己的平凡人生。
  匠人,匠心,无谓惊天动地,只是坚持如一。他们是令人敬佩的手艺人,守护的是传统工艺,也是守护对过往时光的眷恋。
(党委宣传部 金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