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三尺讲台的故事

□海外教育学院方琳

    期次:第1659期   


  我以此文,献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她是我内心思考的汇聚,是总有的一段情,是对须臾不曾离开的教育事业的礼赞。
  我以此文,抒发自己对教育的热爱,对祖国的骄傲,对自己可以“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坚信与憧憬!
  本文就写最熟悉的自己,因为———心中总有一段情。立德树人,教书育人,我与三尺讲台,有些令人感慨的往事。
  这些往事,是我作为教育工作者,在岗位上体验到的教育之于社会、之于人民、之于自己的真正含义。
  刚进学院并历经了第一周工作后,我内心怅然,甚至有了退出的念头,眼前的继续教育,还是我熟悉的教育事业吗?感觉自己与讲台远离、与学生远离,与熟悉的教育事业更是有些陌生,我不知继续教育的魅力在哪里,我的三尺讲台在哪里!
  记得那天,在骄阳似火的六月迎来电子商务首期班开学,面对学员课后与授课老师探讨,面对他们提出的企业困惑,我深感不可只当听众,在聆听的同时,需要融入,无论是行业还是班级,只有“融”进去,才会获得宝贵体验。于是,我在业余时间留意电子商务领域前沿动态、琢磨课件、参阅书籍,使自己熟悉这个领域。
  事实证明付出是值得的。好几次在与学员课间的交流中,我感受到了他们对我的认同。我不由发现,继续教育同样充满魅力。
  三尺讲台,似乎离我近了些,我听见了她的脚步声。
  首期支行行长研修班在2011年深秋开学,有一堂传统文化课程需补课,为确保内容与金融业匹配,我与同事和授课老师多次开会探讨,从大纲到案例,将自己的所学结合进去,使这堂课取得了学员高度认可。学生对我说:“这样好的课,现在是‘奢侈品’了,能享受到,真开心。”
  那一刻,我看到了三尺讲台的踪影,她不曾远去,她就在我身边。
  在工作中,除了设计课程、约访老师,我常思考继续教育的深层含义。如将原先侧重于配课、找老师的方式看成教学1.0,那么现在研发、教务、业务再重构与设计项目、适度参与教学活动、以施教者的身份与学员同行,这或许是2.0,我们才可自称为“从教”。于是,我开始设计“导入课”。感谢副院长谷来丰与教务长王良志两位老领导,他们对我的指导、提点与关爱,让我受益良多。
  校史校情导入课的研发实践很有意义。十九大报告指出“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去年3月,承学院领导信任,由我负责“校史校情导入课”研发,提炼交大百廿的精神与文化,即以导入课的形式对学员进行价值引领与思政教育。我们梳理出“饮水思源、爱国荣校、实业兴邦、文理相辉、开启民智、英灵永驻”等专题,自编教材、自主授课,满足各项目组对不同行业人群的教学需求。该工作将十九大理论学习充分融入教育工作实践(荣获上海交通大学“2017-2018理论学习示范案例”),取得良好成效,得到学员赞誉。
  看到学员在校史校情导入课后,把校徽再拿出来端详,回味每个设计细节与深刻寓意,我再次从心中发出慨叹:我的三尺讲台,她从不曾远去。
  祖国教育事业的魅力,在于她有一群孜孜以求的学员,有一批与时俱进、可敬可爱的老师们。身在其中,我感到充实。当我站在学院工作交流的分享讲台上,与同事们讲述工作心得,那一句“我不在讲台,灵魂在上面”冲口而出的时刻,正是我感到已紧紧扣住三尺讲台的一刻,须臾不愿离开!
  我的三尺讲台,让我看到了祖国各行业精英的求知和好学,看到了各领域不断创新所取得的成就,看到了伟大祖国在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进步。
  炮火早已远去,纷乱早已消失,我们与祖国一起!信念不可弃,心中总有情。我们愿意为这无比美丽的教育事业、为我们亲爱的祖国健康工作。守护讲台,立德树人,教书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