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新华医院启动首个脓毒症公众教育计划

    期次:第1661期   


  本报讯 手上破个口、智齿发了炎,急性肠胃炎……这些日常可见的小毛小病居然都引发一种致命性疾病,这种疾病所致的死亡率已经高于前列腺癌、乳腺癌及艾滋病三种疾病的总和,可这种疾病的名字却少有人知。在11月23日召开的第五届中日抗感染高峰论坛上,上海医学专家宣布启动公众教育计划,期望更多人认识这种可防控的致命性疾病———脓毒症。
  不久前,附属新华医院急诊室就收治了这样一位因为急性肠胃炎而引发的脓毒症患者。这位72岁的患者因为吃了隔夜的海鲜出现腹痛腹泻的现象,同时夜间体温升至39℃。虽然在转入附属新华医院前就开始接受抗感染治疗,可是症状未有缓解。转入院时,患者已经出现意识淡漠的现象,情况危重。在经过血培养等一系列检查后,急诊科医生诊断他为脓毒症,并开展对症治疗。
  脓毒症通俗地说就是各种各样的细菌、真菌在攻破人体免疫力屏障后,会大肆攻击人体各个脏器,引发强烈的炎症风暴,最终导致感染性休克和多脏器功能衰竭。许多脓毒症患者,最早出现的是感染所致的发热反应,可以短时间引发患者死亡。遗憾的是,大部分公众甚至部分医生,对脓毒症却并不熟悉。据了解,每年脓毒症病例数量都有7%至8%的增长,发达国家的脓毒症死亡率在20%以上。然而,包括政府机构、医疗人员和公众,都未对此予以足够重视。
  判断一个人是否患有脓毒症有三个关键步骤:第一,是不是感染;第二,感染有没有向全身播散;第三,全身播散的感染有没有引发器官功能障碍。
  附属新华医院副院长、上海医师学会科普分会会长潘曙明说:“脓毒症的治疗关键在于规范使用抗生素,明确诊断后一定要在早期足量使用抗生素,才能提高救治效果。”因此在脓毒症的教育项目中,除了公众版块外,还会增加对于基层医生的培养,提高他们对脓毒症的鉴别诊断能力。
  此外,正确的洗手方法和规范的抗生素使用,是人们预防脓毒症发生发展最有效的方法。
(施嘉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