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校联手打造长三角医学教育联盟

实现“跨校学习、学分互认、共享课程、名师互聘”

    期次:第1663期   

本报讯 打破医学院校之间的“门户”,实现“跨校学习、学分互认、共享课程、协同科研”,吹响我国“新医科”建设号角!12月14日,长三角医学教育联盟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正式成立。该联盟集结长三角三省一市的10所顶尖医学院校,旨在以高水平医学教育赋能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打造全球医学创新高地,惠及民生福祉。

该联盟由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海中医药大学、南京医科大学、苏州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浙江大学、温州医科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医科大学等联合倡议发起,将按照“创新共建、协调共进、开放共赢、成果共享”的原则,携手打造医学教育高质量一体化高地,为区域乃至全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保驾护航。

上海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陈群,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虞丽娟,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王启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科技教育司副司长陈昕煜,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书记黄红,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巡视员蒋红,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执行委员会副主任张忠伟,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曹启峰,江苏省教育厅代表徐冰等出席见证,十所医学院校的党政领导、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师生代表近400人参加了会议。

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医学院院长陈国强作为联盟首任主席介绍了联盟相关情况。他表示,在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领导下,联盟将凝聚长三角区域内外高等医学院校的智慧和力量,通过协同推进“四个一体化”发展,即医学教育质量提升一体化、项目平台建设载体一体化、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一体化、制度保障改革创新一体化,建设卓越的区域医学教育协作网络,积极主动地当好全国医学教育改革与实践的“先行者”,以教育为龙头,促进医教研的整体提升,培养和造就适应长三角地区医疗质量均衡化发展的医学人才,积极推动医学教育和科学研究的跨越式发展,为健康中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他强调,联盟成立后将重点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包括推动联盟高校开展课程共享、名师互聘,鼓励并推动联盟成员高校学生开展交流互访,实质性推进高层次人才互聘,鼓励开展联合攻关,扎实开展多中心临床研究项目,切实做好各类资源互联互通。

会上,十家“结盟”的医学院校还共同发布了《长三角医学教育联盟上海宣言》。联盟未来将启动四方面的工作:第一是凝聚智慧,创新共建,积极推进“新医科”建设,通过立德树人、铸魂育人,建设高水平复合型医学人才联合培养体系,规范医学人才培养标准,推进名师互聘、课程共享、学分互认,共建培训基地等,积极探索实践新时代医学生培养的路径;第二是融合发展,成果共享,深度推进医学创新高地与医疗合作平台建设,实质性推进联盟内各高校高层次人才的相互兼聘与合作,促进创新要素的通畅流动,强化原创性成果共研,联手突破一批关键性技术,通过完善前瞻性多中心临床研究和区域医联体模式,进一步深化区域医疗卫生合作;第三是开放共赢,协调共进,统筹推进信息共享服务体系建设,协同推进项目“四个一体化”,实现医学教育资源与信息的实时分享、远程互动和深度融合;第四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探索推进中西医并重发展路径建设,把中医药学与现代医学理论及人文精神相融合,探索中医药与西医药学并重发展的理念与路径,培养中医药事业的传承者和创新人,探索中医药研究及发展规律。

(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