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爱好就是工作

——记附属仁济医院房静远教授

    期次:1197   



  叶酸,几分钱一片的白色药片,一般人对它的了解,是家里要添小宝宝前,医生嘱咐给准妈妈的“别忘了吃,预防胎儿畸形”。
  然而,这种60多年前就被发现的维生素,今天却被证明有着重要的防癌作用。10多年来,房静远教授团队经过不懈努力,证明了叶酸可以有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而预防胃癌的发生。
  近两年,房静远荣获了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各种荣誉。
  带着好奇,记者来到我校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走访了这位天天呆在单位,被学生认为“没爱好”,被病人觉得“太啰嗦”的长江学者。
两个包子,一碗豆浆
房静远是个大忙人:消化疾病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每个“角色”都很重要,都需要他的时间。
  “他几乎总是在单位,一周七天。”
  朱老师是消化所的老员工,负责临床检测。用她的话说,“是看着房静远一步步从学生成长为专家的。”
  “每天一大早就来,来了就是两个包子,一碗豆浆。天天这样,奇怪他怎么吃不厌的?”朱老师忍不住自己笑起来,“在生活上没有一点追求。”
  这个“没追求”的人自己透露,“单位的琐事挺多,上下班坐车的时间都要考虑。”
  就这样把时间挤了又挤,两年内他带领消化所拿下了9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他的课题组有关胃癌和大肠防治的基础课题也有近10项。
  能争取到这么多项目,还得从他坚持了10余年的叶酸研究说起。
  1993年,房静远考入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攻读内科消化专业博士学位,成为我国著名消化病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江绍基教授的弟子。不幸的是,两年后江教授就去世了。随后,现任上海市消化疾病研究所名誉所长、仁济医院终身教授、德高望重的萧树东教授直接指导了他。
  当年,美国学者发现长期低叶酸饮食与动物结肠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偶然获悉这一发现后,我们课题组萌发了一个念头,将叶酸引入慢性萎缩性胃炎这一胃癌主要的癌前疾病的治疗中。”房静远说。
  从读博士算起,到成果获2005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这项研究坚持了12年。从细胞学研究到动物实验,再到临床干预,直至对病人作随访跟踪,结果证实,叶酸对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甚至异型增生的疗效显著,有效降低了胃癌发生率。这是国际上首次将叶酸用于防治这类疾病。
  在去年9月召开的全国第二届慢性胃炎共识会上,叶酸疗法已经写入了《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中。目前,全国已有40多万人次接受了叶酸治疗。
让病人“生厌”的医生
作为主任医师,房静远每周要在消化内科专家门诊坐诊两次。
  “别人半天看四、五十人,他只能看二、三十人。他问得太细了!每个症状都要考虑一遍,有时候病人都不耐烦。”一名跟着房老师“抄药方”三年的学生说到,“这样的医生很少见了。”
  博士毕业后,房静远留在了仁济医院。他从医后工作十分尽职,才华也得到了大家的赏识。两年后的1998年,他被选派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做博士后研究,NIH是执当今世界生物医学研究之牛耳的机构。在这里,他学到了很多肿瘤科研方面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技能,“水平比在国内上了一个台阶。”
  三年后回国,房静远面临新的选择:是继续从事他在美国的科研活动?还是延续他在国内的临床工作?面对大量的患者,房静远最后下了决心:“临床与科研结合,两者都不偏废。”
  坚持每周两个半天门诊、两个半天胃镜及一次查房,已经成为房静远为自己订立的“规矩”。除了接诊本市患者外,他还要诊治一些外地转诊来院的疑难或重病人,每当遇到外地患者因交通不便赶到医院挂不上号时,房静远总是自愿延长时间为病人诊治,耽误进餐已经成了他的“惯例”。
  一名学生告诉记者,“他从美国回来,6点钟下飞机,8点钟已经在为病人看病了,连时差都不倒。”
  消化病患者占平常内科门诊量的1/4至1/3,包括常见胃病、大肠和小肠病、肝脏、胆囊与胰腺疾病。通过大量门诊和医疗实践,房静远的临床技能逐渐提高。
  “临床治疗虽然要占用我大量时间,但万万不能少,我们的研究就是要和临床紧密结合。”房静远说,“每当看到一些病患通过诊治,病痛减轻或消失时,我心里就有一种满足感和成就感。”
最见不得学生偷懒
孙丹凤至今记忆犹新,入学面试时,房老师郑重其事地扔给她一句:“做我的研究生很辛苦”。
  “确实很苦”,已是博士生二年级的孙丹凤一边麻利地滴着试剂、摇晃试管,一边头也不抬地说,“有时候在实验室一呆就是十几个小时,除了吃饭、睡觉,哪儿都不能去。房老师最见不得学生偷懒,他在这里看不到谁,马上就会去找。”
  房静远目前带了八名博士生,平均下来,每人每季度写一篇论文,他都要仔细修改,甚至和他们一起找资料。“我们的论文,今天交给他,第二天就能拿到修改意见。”
  除了每周找学生们开一次会,了解他们的研究进展,房静远还经常看他们的实验记录,“着急发论文,随意改动实验数据是绝对不允许的。”
  谈起房老师的认真负责,孙丹凤滔滔不绝。
  2004年,房静远正在美国做客座研究。按照培养计划,小孙一批研究生开始接触实验课程。
  “当时很担心,没老师带,怎么个学法?”孙丹凤说到,“没想到房老师经常发mail回来询问实验细节,请所里其他老师指导我们。10个月后,他回来的时候,我们都很熟练了。”
  “有些‘老板’就在身边的同学,跟我们同时起步,还向我们请教。”孙丹凤笑得很自豪。“能做房老师的学生,真的很幸运。”
  房静远挑选学生有两条,一是为人正派,二是有独立的科研能力。其中他更看重人品,这和他自己的求学经历分不开。
  谈起他攻博期间的两位导师,房静远充满钦佩:“江绍基教授胸襟开阔,学识精深,他患肺癌去世前一个月,还在为我修改论文,他改过的文章,没有发不了的。萧树东教授今年76岁了,但对消化学科前沿非常了解。他每天还要来办公室,和我们讨论学科发展。”
  “我所做的,离不开两位老师的悉心栽培,更离不开团队的同心协作。”
  如今,在感激着前辈的扶持时,房静远也在努力转变成能够承上启下的领军者,带领着消化所不断前行。
  “房老师真的没有爱好吗?”采访结束前,记者问孙丹凤。
  “我们总结下来,他的爱好就是工作。”孙丹凤回答。
  房静远,现任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消化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导,上海市消化疾病研究所所长、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核心小组组长、上海市重点(优秀)学科带头人。1996年获博士学位,后赴美国NIH/NCI和密歇根大学医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和客座研究近四年。
  主要研究方向为消化系肿瘤发生的分子机制、早期诊断和综合防治。尤其在表观遗传修饰与肿瘤的关系方面有突出的研究成果。在国际上首次发现叶酸可以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而预防胃癌,且其作用机制与DNA甲基化的维持有关。曾承担包括国家973项目、863重大专项子课题和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
  2005年以第一完成人身份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教育部提名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各一项,并进入上海市“领军人才”培养计划。2006年,他又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成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和国家人事部等七部委“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7年获得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奖”。(本报记者 郑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