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发展动力深化内涵建设

马德秀 2007年8月29日

    期次:1202   



聚焦内涵建设,各项工作得到有效推进
  2007年是学校内涵建设的深化年,年初召开的八届六次全委会将培育和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作为今年工作的重要抓手。上半年,我们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内涵建设的各项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新的进展。总的说:
  师资队伍方面,在教育部第八批长江学者遴选中,我校有7人入选(特聘教授3名,讲座教授4名);5人获杰出青年基金,引进4名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新增2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名教师获全国教学名师奖,8名教师当选上海市教学名师;一批教师在国际学术组织担任重要职务。
  人才培养方面,入选全国优秀博士论文2篇,获提名奖4篇。在刚刚落幕的第二届“飞思卡尔杯”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总决赛上,我校两支代表队以前两名的好成绩分获特等奖。第八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我校代表队总分名列全国第二,第五次蝉联“校长杯”。此外,在国际国内大学生科技创造发明、文艺等各类竞赛中,我校学生均获得优异成绩。
  科学研究方面,新增973重大基础研究项目2项,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3项;获863计划资助77项;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4项,总经费突破亿元;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8项;新增国防科工委学科实验室1个。区域光纤通讯国家重点实验室顺利通过科技部的评估,系统控制与信息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顺利通过论证。
  学科建设方面,新增国家二级重点学科8个,我校国家二级重点学科总数达到41个(包含医学三级学科数为49个),首次认定国家一级重点学科9个,在全国高校名列第五;新增上海市重点学科19个(包括医学院先期入选的9个)。
  服务社会方面,继续拓展与大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先后与上海电力集团和神华集团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构建了与无锡市全面科技合作平台,签订科技合作项目30多项,合同金额超过1亿元。在上海市卫生局公布的对111家医疗机构病人“满意率”调查中,仁济医院、第六人民医院分列第一、第二名,第一、第九人民医院也进入前十。
  具体地说,上半年着重推进了以下八项工作:
  1、研究并制定高端人才引进与培养的若干政策
  制定了若干高端人才引进与培养的政策,进一步理清并完善了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路和原则,为推进“人才强校”主战略打开了新的局面。
  2、着力推进学科交叉的战略和政策研究
  学校组织专门力量对船舶与海洋工程、系统生物医学、空天院、Med-X研究中心等跨学科、跨学院的交叉学科创新平台进行深入调研,历时半年,数易其稿,初步制定了《促进交叉学科创新平台建设的十项政策》,对平台的资源投入、人员聘用、薪酬激励、考核评价和研究生培养等方面作出具体政策规定。
  3、认真做好本科教学评建工作
  上半年主要完成了院系本科教学工作自评及整改效果复查、校外专家对所有学院(系)的评估、全部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简介上网、教学实验室普查、新专业检查以及课程评估软件开发等工作。组织了意在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实验的“特色实验”建设项目,首批27个项目已经开始建设。组织专门力量认真调研、多次讨论已基本完成本科教学评建的自评报告。
  4、积极推动校本部和医学院的融合发展
  上半年,通过扎实的工作,实现了体育、外语、物理等通识教育课程的融合。医工结合500万基金的课题指南基本完成,将正式启动。生命医学领域三个创新平台的建设也得到切实推进。医学院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医疗服务等各方面都取得了重要成绩:切实推进了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临床系部建设、临床八年制教育改革、基础教学实验中心的建设等。
  5、在加强管理上狠下功夫
  上半年学校在加强管理上重点抓了两方面工作:一是加强对管理干部的培训力度,为了转变管理理念,适应一流大学对管理的要求,确定“科技创新与学科交叉”和“人才培养”两个主题,选送37名管理干部分两批到美国一流大学进行针对性的考察学习;首次举办“学院内涵建设”专题研讨班,将院长、书记们请进党校,聘请校内外专家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产生了很大的反响。二是推进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对校内各项规章制度进行分类清理,并根据“立、改、废、留”的要求进行梳理和汇编,为实现依法治校,提升学校的管理效率和水平奠定了良好的制度基础。同时,还加强了机关作风建设;全校的资产清查和产业的清产核资工作取得重要进展;产业规范化建设得到切实推进;新校区的后勤保障体系初步形成,管理服务质量得到进一步改善。
  6、多渠道筹集办学经费并取得重要进展
  上半年,通过积极主动的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共接受各类捐赠合计美元3500万、人民币4600万。其中,廖凯原基金会将向学校捐赠总额3000万美元的资金,用于法学院的建设。民间和社会各方的大力支持,将有力促进学校创建一流的进程。
  7、探索和推进院系国际评估
  国际评估是检验学科水平的客观依据。上半年首先在物理系、数学系进行了国际评估试点。这次评估采用国际上通行的客观数据与同行专家评估相结合的办法,对他们承担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功能进行发展状况、发展速度、发展潜力和办学效益的综合评价,分析判断他们与国内外同类院系的相对水平,找出差距,从而为制定发展规划,优化资源配置提供客观科学的依据。
  8、党建工作得到扎实推进
  今年是我校院系党政班子换届的高峰,党委制定了院系党政班子换届程序,对每一个学院班子的构成、配备进行深入调研,目前已顺利完成了3个学院党政班子的换届工作。加强教职工理论学习,是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教职工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途径。党委常委会两次进行专题研究,就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的形式、内容、方法和载体等提出指导性意见,推动了基层教职工的理论学习。今年6月,根据中央的部署,中央检查组到我校进行“落实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建设”的专题检查,我校坚持“三个结合”、“四个抓好”等做法和经验得到了中央检查组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与此同时,按照学校惩防体系阶段目标和任务要求,党风廉政建设不断推进。统战工作不断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上半年协助各民主党派市委的换届工作,我校10多人当选为各民主党派领导。
立足新的起点,进一步增强发展动力
  一是要树立忧患意识和紧迫意识,强化目标动力。近年来,国家和上海市的形势非常好,我们紧紧抓住难得的历史机缘,快速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上海交大被媒体称誉为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大学之一。但是,越是形势好的时候,越是发展快的当口,我们越是要有忧患意识和紧迫意识。可以说,我们面临的际遇很好、机会很多,同时压力和挑战也很大,需要攻克的困难和问题也很多。必须清醒地看到,与世界一流的奋斗目标和国家民族发展的迫切要求相比,我们还有很大差距,因此绝不能因为过去的成绩而沾沾自喜、自我陶醉,要从承担的历史责任出发,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和紧迫意识,树立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观念,用“两个一流”的发展目标来凝聚人心、振奋精神,把共同的目标愿景转化为激发广大师生推进发展、追求卓越的内在动力,转化为服务国家、服务地方的核心能力。
  二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激发思想动力。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应对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开创事业新局面的一大法宝,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坚持。思想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内涵发展是一种新的发展路径,要走通这条路径,必须坚持解放思想,用新的理念和新的思路来考虑问题、谋划发展、推进工作,要敢于想别人没有想到的问题,敢于做别人不敢做的事情,只要有利于提升内涵和质量,有利于“五个提高”【提高师资队伍整体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学科发展层次,提高科研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三个提升”【提升学术竞争能力、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提升服务国家和地方的能力】,我们都要大胆去干、大胆去试。
  三是要破解发展难题,增强改革动力。当前,学校在深化内涵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和突破的深层次问题。比如,如何更好地服务国家和地方战略,更加主动地介入到国家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如何形成具有交大特色的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如何超常规提高学科整体水平?如何把医工结合的潜在优势真正发挥出来?如何建立健全适应内涵发展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等等,都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和探索,去寻找破解问题的办法。今年以来,学校党委把提高班子破解难题的能力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每个校领导结合自己的工作领域承接一两个软课题,通过这种形式加强实际工作研究,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拿出推进发展的改革举措。党委常委会在议题选择上也做了较大调整,聚焦和加强事关改革发展重大问题的研究。围绕学校和学院内涵发展的中心任务,静下心来认真研究新情况和新问题,明确下一步改革的举措和重点,实实在在地解决一两个影响发展的难点问题,不断突破前进道路上的障碍,推进各项事业持续快速发展。
  四是坚持以人为本,提升精神动力。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既要保证师生的物质需求,又要保证精神文化需求;既要注重师生当前的利益,又要注重长远利益;既要强调师生个人价值的实现,又要强调对学校和社会的责任。深化学校的内涵发展,关键是要提升师生的精神动力,要以大学文化、大学精神建设为契机,从政策导向、精神需求、事业发展、价值实现、文化氛围等多方面着手,深入研究并尽快形成新的激励机制,引导广大教职工更加积极主动、更加用心地投入工作,在不断推进学校事业发展、为国家社会作出贡献的过程中实现自身价值,获得物质和精神的双丰收。
狠抓落实推进,努力完成下半年各项任务
  下半年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创新,深化内涵建设,增强内在动力,激发办学活力,提升核心竞争力,积极开创各项工作的新局面。
  具体来说,要做好以下八方面工作:
  1、加快推进人才强校主战略,在高端人才和青年人才的培养与引进方面有新的突破
  一是加快建设高端人才培养与引进的工作体系,进一步理清并完善高层次人才待遇的设定原则,建立高层次人才引进的规范和程序,出台一系列能有效激励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人才政策:包括设立国际选才委员会;积极构建国际化的人事管理制度和考评体系,引进国际同行评议制度;建立开放式人才信息库;建立高层次人才的跟踪机制;增设冠名讲席教授、特聘教授、特别研究员等计划,增加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与引进通道和提高相关待遇,充实青年才俊选拔计划,注重年轻、潜在拔尖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工作。加强青年教师的国际化,积极选送优秀青年教师出国深造。同时,积极营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文化环境。
  二是根据教育部的部署,积极稳妥地实施岗位设置管理改革,落实全校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岗位的首次分级聘任工作,以进一步优化学校人力资源配置,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激发办学活力。
  三是与岗位设置管理改革相衔接,按照“从严招聘,宁缺毋滥,择优选拔,按岗聘任”的原则,启动2007年度教师及专业技术人员职务聘任程序。鼓励院系根据自身的发展目标和学科建设要求合理调整与设置岗位,预留发展空间,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的结构与水平。
  2、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和丰富“交大模式”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内涵
  一是高质量、高水平地完成本科教学评建工作。开学伊始就将进入评建工作的关键阶段,全校上下一定要聚精会神、全力以赴。要把本科教学评估作为深化本科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助推器,扎实推进通识教育,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和知识面;改进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和研究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推进教学管理改革,把学科建设和科研中的成果及时引入教学,做到教、学、研相结合。同时,积极推进本科自主招生改革。
  二是继续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加快研究生课程体系、评价体系、教学模式改革。重点建设和完善博士研究生质量保障体系,稳步推进博导聘任方式、博士论文审查方式等改革,启动并做好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出国的派出工作,以及优秀博士生联合培养项目。
  三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把教书育人放在首要位置,按照“树德立人”的要求抓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体现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以理想信念教育为主线,继续探索“体验式教育”、“典型引路”等教育形式,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同时完善学生思政工作的体制机制,强化育人工作合力。
  3、强化学科建设和学科交叉,加快形成若干学科高峰
  一是贯彻落实学科分类建设的思想,下决心提高优势学科的覆盖面。要针对不同的学科,采取不同的发展模式和不同的建设举措,使主干学科更加强大、更有带动作用,更有辐射力;使新兴交叉学科、未来优势学科的增长点更快凸现,先导作用更加突出。要更加重视文科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中的重要作用,更加明晰发展的突破口。二是要坚持协同发展。一流的学科往往有一流的学术带头人、创新团队和一流的学科基地,要承担国家重大任务、创造一流的研究成果,培养一流的人才。不同学科要根据自身特点,采取最适合本学科的方法和路径培育一流的学科要素,形成学科高峰。三是积极推进交叉学科创新平台建设。多学科交叉融合既是优势学科的发展点、新兴学科的生长点、重大创新的突破点,也是人才培养的制高点。重点要用建设特区的思路和办法来建设交叉学科平台,以标志性成果等作为考核指标,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来促进科研资源的优化组合,更充分地激发教师和科研人才的创新潜能,更充分地实现创新资源的优化整合。要尽快出台促进交叉学科平台建设的特区政策和相关配套政策,在管理体制、聘用机制、考核机制、激励机制、晋升机制、研究生招生培养机制等方面加以突破。
  4、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一要有“顶天”的竞争力,要培育一支高水平的核心队伍,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介入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世界科学技术前沿,解决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重大科技问题。要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筹建船舶与海洋国家实验室和汽车电子国家工程实验室的机会,真正成为国家创新体系金字塔尖不可替代的建设者。今年下半年要抓紧落实对国家16个重大专项的介入,尤其要重点推进高分辨对地观测系统、民用大飞机、第三代核电等大项目的参与力度。在基础研究方面要加强973计划和重大科学计划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重大专项和重大项目、国防科研计划、国防973等项目的组织策划,做出国际一流水平的研究工作,促进高水平论文和高引用论文的凸现,争取在国际学术界有重要的话语权。二要有“立地”的真本事,根据国家和区域发展需要,根据我校师资队伍的规模与结构,组织面向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主战场的队伍,从现实的紧迫需要出发,切实解决生产、生活中大量的科学问题。要进一步融入、服务上海和长三角,为上海推进“四个率先”、建设“四个中心”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做出贡献。为推进上海新兴产业体系建设、为世博会召开、为文化大都市建设等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三要将“顶天”与“立地”统一起来。“顶天”与“立地”有不同的目标和特点,要进行分类指导,制定不同的考核评价标准与资源配置机制。更重要的是要将两者辨证统一起来,解决经济社会实践中的关键问题,往往也就在重大科技问题上取得了突破;而科技的重大突破往往能够带来产业结构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革命性变革,要将两者统一到培养一流人才,做出一流贡献上。
  5、推进“985”二期建设,做好“211”和“985”三期规划和建设
  今年下半年,“985”二期进入了重要建设时期,年内就要启动“211”三期,明年将启动“985”三期建设。所以,下半年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阶段。
  一要全力推进“985”二期项目的建设,加强追踪管理和进度把握。明年“985”二期将进行验收,建设的任务十分繁重,我校已经启动的11个科技平台和2个社科基地要加快建设进程,确保质量。2个尚未启动的科技平台要在开学初尽快启动。“985”二期的各个承担单位一定要高度重视,在出“大项目、大人才、大成果、大奖”方面圆满完成预期目标。二要把“211”、“985”三期建设的规划制定作为学科和科研工作的重要内容。坚持有选择地追求卓越的指导思想,围绕国家科技中长期规划、上海市及长三角发展规划的需要组织我们的建设重点;要瞄准世界科技的前沿,前瞻性地发展未来优势学科,形成竞争优势。医学院的“211工程”规划要加强对附属医院之间的优势整合,形成更多的学科高峰。三要切实按照分类指导、分层次发展的原则,按照我校工科、理科、生命医学学科、文科等学科的实际情况,进一步明确建设目标、发展路径和每个学科大类建设的时间表,同时,继续推动国际评估,使之成为“211”、“985”规划、建设、考核的重要参考依据。
  6、深化管理改革,进一步提高管理质量与效益
  一要提高战略管理水平,迎对发展机遇,提高各级领导的管理能力,着重加强指导力、创造力和执行力三位一体的建设,为基层单位开展创造性的工作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和帮助。二要继续推进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在对现有制度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初步建立适应我校发展的科学管理制度。要以完善学术委员会为抓手,健全学术管理制度,进一步落实教授治学。三要积极探索“院为实体”改革与跨学院、跨学科交叉平台建设的关系,研究学院参与交叉平台建设的动力机制。四要加强多校区管理,统筹考虑各校区的资源配置和校区规范管理。重点要充分整合利用闵行新校区的办学资源,加强徐汇校区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和办学效益。同时,积极推进产业规范化建设和后勤管理改革等。
  7、加强大学文化建设,进一步激发学校的创新活力
  一要做好大学文化的专项规划,并与学校战略规划和各专项规划相配套。对立项的大学文化规划课题进行总结提炼,形成交大文化建设的整体思路和阶段性目标,既要进一步凝练交大人的核心价值追求,也要从形式和功能上提升闵行新校区的文化品位。二要致力于建设以学术文化为核心的创新文化,把营造追求卓越、教书育人、崇尚科学、学术诚信等学术文化精神溶入学校各项重要工作。三要加强学院文化建设,激发学院的创新活力,形成丰富多彩的学院文化特色。同时,要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教代会、工会、妇委会党群组织的作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师生的根本利益,把交大建设成为充满人文关怀、充满生机活力、充满宽容博爱、师生员工心系神往的精神家园。
  8、加强安全稳定工作,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一要树立高度的政治责任感,重视改革发展中的各种利益诉求,妥善处理各类矛盾和利益冲突,对影响稳定的因素要及时排摸防范,对重点对象要重点关注,关心好师生员工的实际利益,消解各种不稳定因素。二要抓好思想意识形态方面的反渗透工作,加强师生的国家安全教育,防范敌对势力的思想文化渗透。三要加强安全稳定工作体系建设,健全处置突发性、群体性事件的工作预案,确保校园安全稳定,确保学校改革发展的工作主线。四要抓好校园网络建设,着重建设好学校的主题网站,加大正面引导力度,充分发挥主题网站在校园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重要作用,牢牢把握网络的话语主导权,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扩大覆盖面,增强吸引力。
加强党的建设,为内涵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学校的事业在不断发展,党的建设也必须不断加强。下半年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要围绕迎接十七大召开、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的主线展开。
  1、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要求上来
  按照党的理论创新每推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的要求,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建设,着重抓好贯彻落实胡锦涛同志重要讲话和十七大精神。一是坚持深入学习。深刻把握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和“四个坚定不移”的新论断,牢牢把握“四个一定要”和“三个始终”的新要求,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党员干部和广大师生,不断扩大理论武装的影响力和覆盖面。二是坚持学以致用。把讲话和十七大精神融会贯通到学校改革发展稳定的实际工作中,紧紧抓住内涵发展这个主题,紧紧抓住改革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加强对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根本性问题的宏观思考,加强对发展动力、核心竞争力等重大现实问题的战略研究,把理论学习的成果转化为谋划推进发展的思路、措施和能力。
  2、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干部队伍和基层党的建设
  一是进一步明确新形势下班子建设和干部工作的总体思路,特别要下大力气抓好校领导班子自身的思想政治建设。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院系党政班子换届调整工作,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选拔使用干部,完善体现高校特点的选人用人标准和机制,加大公开选拔力度,真正把那些政治坚定、能力突出、作风过硬、群众信任、善于推动科学发展和促进校园和谐的优秀干部选拔进院系领导班子。二是坚持制度化方向,通过班子换届和干部调整,使干部任期制、任期目标责任制和考核监督制度等改革措施进一步落实到位。三是抓好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突出实践锻炼环节,有意识地通过轮岗、交流、挂职等措施,锻炼多岗位实际工作的能力,引导和帮助他们健康成长。同时,抓好党外干部的培养和推荐工作;加强校本部和医学院,以及机关、院系、直属单位、后勤、产业之间的干部交流;积极主动地输送一批优秀干部到政府部门和国有大中型企业任职挂职。
  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是一项长远性、根本性、基础性的工作,必须常抓不懈。一是积极探索院系领导班子工作机制和运行方式。健全党政联席会议制度,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集体研究决定院系工作中的重要事项,形成党政工作的合力,不断提升领导改革、发展、稳定全局工作的能力。二是加强党支部建设。本着有利于党组织开展工作,有利于加强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改进和完善党支部的设置形式,创新支部活动内容和载体,更好地贴近党员的思想、学习和生活实际,增强组织生活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要发挥好“建设和谐校园,争创示范点党支部”主题活动的引导示范和带动辐射作用,大胆实践,创出经验,形成特色。三是加强基层党务干部队伍建设。注意把那些政治素质高、党性原则强、业务能力好的同志选配到基层党务工作岗位上来,要像关心教学科研骨干的成长那样关心他们的成长,落实相关政策待遇。要加大对基层党务工作者和党支部书记的培训力度,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同时,要认真做好统战、离退休干部和工青妇工作,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作用。
  3、坚持不懈地抓好作风建设和廉政建设
  毫不松懈地抓好党风廉政建设。上海市社保基金案,引起社会强烈反响。在反腐斗争中,高校也不是一块净土。特别是近几年,随着高等教育投入和规模的扩大、改革和发展速度的加快,高校党风廉政建设面临的形势日益严峻,各种利益诱惑对干部侵蚀的可能性不断增加。我们一定要防微杜渐、警钟长鸣:一是要一如既往地抓好干部廉洁自律教育,促进干部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筑牢思想道德防线;二是要坚持不懈地加强制度建设,规范管理,健全完善与学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相适应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三是要不折不扣地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的支持和参与,毫不放松地强化监督,本着对学校事业、对干部负责的态度,加强对重点环节、重要部门和关键岗位的监督。今年9月,党委将专门召开党风廉政建设会议,进一步加强警示教育,把反腐倡廉这项事关人心向背、事关和谐校园建设、事关学校发展的工作切实抓紧抓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