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与学术双馨

——访交大师德标兵朱贻盛教授

    期次:第1217期   


  走进生物药学楼2号楼,就可以看见墙上2篇获得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的博士论文,仔细一看就可以发现这两篇论文的指导老师都是朱贻盛教授。朱贻盛教授是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的教授、现生物医学工程系主任、博士生导师、生物医学工程博士后流动站站长,从78年开始近30年的教育经历让朱老师桃李满园。
  
科研工作主要在人
  如今的朱老师已经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可是谁也不会想到,他曾经并没有想过自己将成为一名大学教授。朱老师最初的工作并不是在大学讲台前,而是在工厂。1978年,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朱老师成为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一名思想政治老师,成为一名思政老师不但让朱贻盛老师修完了大学课程,同时这5年的思政工作也为朱老师后来教书育人积累了宝贵的经验。1985年至1988年朱老师曾先后在美国威斯康星-麦迪逊大学电子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和美国霍普金斯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学习与访问,并且在生物医学工程国际重要学术杂志上发表了两篇文章。
  朱老师说:“教书主要并不是在教条地传授知识,其实更主要的是要让学生产生主观能动性,才能真正提高学习和科研效率。”学术研究主要是发挥每个人的创新积极性,从5年的思想政治工作经历中所获得的管理经验在这个时候就发挥了很大的用处,朱老师的教育理念就是要注重培养和启发学生的科研积极性,只有当学生自己愿意才能让学术工作有效地进行。而且,一定要让学生认识到,进行学术研究可以培养多方面的能力。比如,进行学术研究时,数据处理需要计算机能力,与国外大学进行数据交换和联系沟通可以培养学生的公关能力,论文答辩可以培养学生的演讲与现场应变能力。进行科研工作不同于学习,它需要很高的积极主动性,同时现如今方便快捷的网络资源也检验着研究者的诚信程度。
  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朱老师告诫现在的同学们:毕业后的人生中存在着很多机会在等待着你,现在一些被你轻视的课程,也许有一天就将决定你的一生。所以从现在开始,就应该做好准备,认真地对待每一门课程,千万不要留下“书到用时方恨少”的遗憾。
  
合作培养模式帮助学生成材
  今年,朱贻盛教授被评为了交大师德标兵。说到这一个荣誉,朱老师谦虚地说:“可能是因为大家都对我比较熟悉吧。”
  说到一名优秀教师所应该具备的师德,朱老师认为首先老师应该要以身作则,不能完全埋着头进行科学研究,更应该着眼于世界,多与外界接触和联系,掌握和了解最新的技术。只有当老师自己跟上了时代的脚步,才能将最新的、最正确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才能带领学生一起前进。其次,一名优秀的教师也不能离开教育工作。教育是教师的本职工作,加强教育工作,提高教育水平的根本就在于学生。老师对于学生应该充满爱心,要将学生看作自己的子女一样,从学生的角度,多关心学生的情绪,为学生的前途考虑。而且朱老师强调说:老师切忌将学生看作是完成科研工作的伙伴,一味地只是让学生完成自己的科研工作,而忘了育人是最主要的工作。
  朱贻盛老师的教育经历也帮助他形成了一套教学经验。与学生一年接触下来就能够大概了解每一个学生的资质、性格、是否有学术的积极性、或是他们所感兴趣的课题。根据这一年的了解,有针对性地给与他们更多的机会,比如与国外合作搞一些项目。通过合作培养的形式,可以获得国外的研究数据和设备资源,有效地增长学生的知识面,帮助他们在学术方面的成长。而且,这样一来,所发表的文章也可以获得较大的国际影响力,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曾经是朱老师的博士生,如今已经成为了交大教师的童善保就是这样一个合作培养模式的受益者。由于当时的研究设备条件有限,为了获得充分的研究数据,与霍普金斯学院达成协议后,童善保就被派往霍普金斯医学院进行了一年半的数据采集工作。明确的课题目标,个人具备的高涨的学术热情,再加上合作培养模式的优势,帮助童善保在生物医学工程重要学术杂志《IEEE;Transaction;on;BME》上发表文章。并且依靠这一年半的时间内所采集的数据,他成功地完成了国内课题的研究,获得了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
  朱贻盛教授最近正在进行两个课题的研究,一个是能将图像信号转化为脉冲信号来刺激神经束的视网膜刺激器。另一个是如何在老年人中风前六个小时内预报中风,这一研究通过脑电、心电和脉搏信号所进行的实验都已经获得了成功,并且通过脉搏信号预报可以实际运用于产业化。
  朱老师曾经被评为上海市优秀教育工作者,获得上海市优秀教育成果奖,交大校长奖等多个奖项。朱贻盛老师辛勤地耕耘在教育的第一线,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学生,一年又一年践行着一个老师的职责。(学生记者 尤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