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召开2008年上半年工作会议

马德秀作重要讲话,叶取源代表张杰作工作部署

    期次:第1222期   
马德秀书记作重要讲话
马德秀书记作重要讲话


  -----------------转版-----------------
  (上接第1版)在此基础上,经过学校“大学文化建设规划咨询专家委员会”认真研究修改,并经校长办公会议和党委常委会先后审议。该方案通过校内网络公告后,采取网络投票、BBS征询等方式征求广大师生和校友的意见,对方案进一步予以调整,并于2007年3月26日经校领导碰头会终审后,形成最终方案:内、外两条环路分别以思源、南洋命名,宣怀大道、文治大道两条大道,求实路、精勤路、文俊路、学森路、元培路、叔同路、龙坡路七条主干道,思源湖、致远湖两个湖泊。
  交大网民在投票和讨论中说,这次命名的思路就是交大的历史。根据师生们在网上的发言来看,大部分人认同这种思路。有不少同学表示,通过这种讨论和投票,“狠狠的补了交大历史一课,对交大的感情也更深一层。”
  目前,类似的提升校园环境文化底蕴的工作正在规划和实施。比如学校就VIS修订工作中校徽的修订向全校师生征求意见,很多在交大学习生活了很多年的师生,从此了解了交大不同历史阶段的校徽的变迁。还比如徐汇老建筑铭牌补充和建筑文化漫步手册目前正在制作,很快人们就可以更全面快捷地通过老建筑来了解学校的历史文化。再比如正在建设的路名含义介绍小品。不久后,当人们走进交大,不仅能看到每条路叫什么名字,而且会从近旁的路名含义介绍小品中,了解这条路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当你走过了交大校园所有的路,也就对交大的历史文化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
  另外,闵行校区指示系统目前已经建成。该指示系统主要包括三个级别:第一级是主要校门处有检索、地图指示,第二级是主要路口具体建筑指示,第三级是各建筑的楼名标识和楼内指示系统。在推进这项工作的同时,通过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主要建筑名称方案。学校还对学院楼宇和教学楼环境文化建设提出具体要求。比如目前闵行校区的6栋教学楼,分别以名人题词、老照片、交大人格言、教学名师、著名校友、两院院士等6个专题,进行了环境文化布置。展现了交大良好的办学传统,营造出有交大特色的文化环境。
  大学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是一个继承传统和不断创新的过程,交大人在不断寻找交大历史文化的印记,同时也为未来作着“积累”和“积淀”。学院文化:“交大文化的活力”
  在交大的文化建设中,学院文化的建设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在学校的提倡和推动下,很多学院通过讨论,探索形成了自己有特色、有亮点的学院文化理念。如数学系的“用心教学、启迪心智”、经管学院的“饮水思源、点石成金”、国务学院的“博学、明德、奋进、和谐”、机动学院的“以人为本、思源致远、求同存异、以义驭利、合作共荣”、医学院的“博极医源、精勤不倦”等等。
  交大数学系的“用‘心’教学”已经成为数学系的文化口号。这个口号不是喊出来的,而是数学系优秀教师团队用工作中的点点滴滴做出来的。作为全国师德先进个人的副教授裘兆泰老师说,“教学是需要用‘心’的,要对工作有责任心,在事业上要有进取心,同时对学生还要关心。”
  数学系有一批像裘兆泰老师这样用“心”教学的好老师:国家级教学名师乐经良,上海市教学名师沈颢,国家及上海精品课程主讲教师贺才兴、王纪林、李铮,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上海教学成果一等奖得主王承国、王铭……数学系非常重视学风建设。课程组老中青结合,老教师将丰富的教学经验无保留传授给青年教师;青年教师以开阔的视野和灵活的思维促进老教师提高自身水平,团结互助蔚成风气。课程组努力探索教改,在教学方法上出奇出新。课程组自行编写教材,已列入高教出版社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在他们的努力下,这门一向让工科学生畏难的数学分析课程,受到学生们的好评。“数分难学,但感觉快乐”,“苦得心甘情愿,乐得其中”。
  在交大,提到“饮水思源、点石成金”,就会想到安泰管理学院。这条经过两轮征集和三轮网上评比以及两次现场问卷调查的形象用语,是管理学院文化构建中的一项广为交大人知的成果。管理学院推出以“新形象工程”为首、包括行为规范、院史发掘、人物传记、橱窗陈列等一系列工作的文化建构工程。管理学院以文化建设为主导,凝聚人心,在教学、科研等方面取得一系列成绩,被评为上海市劳模集体。
  建设各具特色的学院文化和部门文化是交大大力提倡和努力推动的一个重要方向。在学校党委的大力倡导下,国务学院、电信学院等一批学院根据自身学科特点和实际情况,积极开展学院文化建设。机械动力学院的院士墙建起来了,学院成立以来历届毕业生的集体照搜集上墙了。学院文化的涓涓长流,鼓舞着每位身在其中的学院师生,鼓舞着每位交大人。文化品牌:“身边的榜样”
  “发现身边美丽故事 传播心灵无限感动”2007年12月26日,2007年“感动交大”校园新闻人物颁奖晚会举行。经过学生网上投票和评委会评审,13个个人、群体最终被评为2007年度“感动交大”校园新闻人物。这次活动引起了《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等媒体的广泛关注,农民工大学生赵恩彪、捐献造血干细胞救助病人的项世荣等“感动交大”人物纷纷被各大媒体报道,引起社会好评。这项由交大学生自己选出校园“偶像”的活动,已经开展了三年,成为交大学生的精神文化品牌,活动评选出的人物成为交大学生身边的榜样。
  像这样的文化品牌,在交大还有很多。已经成功评选了五届的“校长奖”,旨在推出一批优秀的教职员工和学生,树立榜样,倡导新风;“最受学生欢迎的好老师”旨在推出一批潜心教学、辛勤育人的一线教师;“思政之星”旨在推出一批优秀思政教师;交大报上的“月度交大新闻人物”和“交大青年”专栏,意在“不仅要重点宣传一批德高望重的专家学者,也要热情关注那些富有学术潜力的青年教师和那些兢兢业业默默无闻的普通员工。”
  除此之外,交大还拥有一批人文类、科技类讲座品牌。包括以形势政策和理论学习为侧重的“焦点讲坛”、以文科科研和学科建设为侧重的“文治讲坛”、以学生德育和成长成材为侧重的“励志讲坛”等等。“创新与创业大讲堂”,是交大倡导和弘扬创新精神,为提高和加强大学生创业能力而开设的一门“新课”。党委书记马德秀教授亲自登上讲堂,为同学们上了第一堂课。从2007年5月至今,已邀请了包括柳传志、袁岳、王志东、徐飞、孟宪忠、余明阳、朱博涌等著名企业家和专家学者在内的多名主讲嘉宾。课程采取大班讲座、小班操练、案例剖析、创业比赛、专家辅导、实战模拟相结合的方式,以强化交大创新、创业氛围,培养有交大特色的创新型人才。
  2007年新开的“院士课堂”同样是一门吸引同学的课程。11月7日,中科院院士、校长张杰教授率先为交大学生开出“院士课堂”第一次课。学校特别邀请物理、化学、数学、生物等学科各领域大师级的学者主讲“院士课堂”。主讲的院士、专家们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用自己的科研经历,为学生讲授前沿的科学知识和实验情况。这些品牌,为交大营造了浓厚的人文艺术氛围,为交大的创新人才培养创造了文化环境。
  交大源远流长的文化之河,孕育了勤恳智慧的交大人;交大人对交大的情怀和牵挂,又像水滴不断注入到交大的文化长河之中,给予它奔腾向前的新鲜活力。2007年“感动交大”评选中,饮水思源BBS众多网友当选为年度“热心人物”,因其平凡却又巨大的贡献被亲切地称为“水滴”。在饮水思源BBS这个交大人的大家园里,生活、学习、交流、讨论,只要是有关交大的事,就牵动着所有交大人的心。大到为交大争创一流大学的献计献策,小到校园生活中个人生活的点点滴滴,交大的“水滴”们都无时无刻地发挥着“热量”。
  静听交大文化之河,无声地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