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文化,流淌的河

——2007年精神文化建设工作综述

    期次:第1222期   


  我校自2006年起提出“内涵建设”的工作主线,2007年是我校内涵建设的深化之年。近年来,“加强大学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学校软实力,支撑内涵发展”已经形成越来越广泛的共识。在这一年里,我校精神文明建设的定位更加清楚,目标更加明确,思路更加清晰。2007年6月,我校精神文明建设大会提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着力加强大学精神、制度文化和环境文化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推进师德师风、学术道德和校风学风建设,为提升学校“软实力”、深化学校内涵建设,提供强大的思想基础、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顶层设计:“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2007年6月26日,在交大光彪楼,全校的精神文明建设大会上,党委副书记潘敏正在向全校发布一项研究课题。这项课题以公开招标和委托研究相结合的方式,面向全校各院系单位。随后,管理学院、宣传部、党办、规划处、法学院、媒设学院、船建学院、学指委(团委)、文科处、人文学院等多家单位及个人参与申报,最后共有十六个课题组通过评审,联合承担了这项研究工作。究竟是什么样的研究课题,牵动了这么多院系单位和交大人的目光?原来是承担着交大文化顶层设计重任的文化建设规划研究。
  交大文化建设规划工作从2006年下半年开始启动。在召开十余场不同范围的座谈会,广泛听取各方面专家和广大师生员工们的意见和建议之后,学校党委决定,把规划中需要重点解决的关键问题,凝练成若干研究课题,进行深入研究。于是便有了07年交大精神文明建设大会上发布课题的一幕。文化建设规划课题,既可以通过课题研究,突破几个重点难点问题;又可以发挥交大多学科专家优势,引导各院系和部门共同参与到文化规划的工作中来;还可以使制定规划的过程成为开展讨论、统一思想的过程。
  交大文化建设规划课题分为1个总体课题,即“文化建设中长期规划纲要研究”,5个分项课题,即“精神文化建设规划研究”、“制度文化建设规划研究”、“环境文化建设规划研究”、“学生校园文化建设规划研究”、“人文社会科学文化建设功能研究”。每项子课题通过招标和委托相结合的方式,分组独立进行研究。7月中旬组织开题,9月30日进行了中期检查,11月30日举行结题报告会,目前,在原有课题研究的基础上,16个课题组将合作开展并题研究,并在党委的领导下计划展开宣讲,将课题成果引向深入。为更好更快地制定出一份供学校党委决策以提升学校软实力和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提案,日前,学校正着手成立文化建设规划制定领导小组和相关工作组,由校领导、相关职能部处负责人及文化领域的专家学者参与。预计年中形成文化建设规划纲要初稿,10月前完成校文化建设中长期规划总报告稿,并提交学校党委审议。
  交大并非全国最早进行文化规划的大学,但是,把文化建设规划作为独立的主题和主要内容,单独进行规划设计,并由全校上下共同参与制定文化规划,交大可算是独树一帜。由此可见交大对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和做好文化建设工作的决心。
  交大人不仅把文化规划作为一项大事来抓,同时做为一项实事来着手落实。
  学校领导在各种会议上讲过这样的话。“在制定规划的同时,对于已经考虑清楚的事情,必须抓紧做起来。”“大学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历史印迹:“路名,交大的记忆”
  07年初,交大主页网站和饮水思源BBS上作了一次有关闵行校区主干道路命名方案征求意见稿的网上投票活动。这次小小的投票活动,引起了全校师生的热烈讨论,甚至许多校外的交大校友也参与到这次讨论中。
  在交大闵行校区二期建设初步完成后,多以“经”、“纬”、“联”、“环”加上数字,作为暂时的代路名,如“经三路”、“纬八路”、“联二路”等。随着闵行二期主体建设的基本完成和办学重心向闵行的战略转移,闵行校区的道路命名条件日渐成熟、需求日益迫切。
  学校把闵行校区主干道路命名列入文化建设规划中,作为一件实事来抓,不仅方便了本校师生和校外来访人员,而且从文化高度提升了这项工作的意义。校友在网上发了《路名:一个城市的记忆》的帖子,以上海、广州等大城市为例,说明路名对一个城市的文化记忆的重要作用,对学校这次把闵行校区主干道路命名列入文化建设规划中的系统工程来抓表示赞赏。如果说,一个城市的路名维系着这座城市最初的记忆。那么,这次交大闵行校区那些新竖起的“宣怀大道”、“文治大道”、“学森路”、“文俊路”等路名标识牌,唤起了一个具有111年厚重历史的大学的文化记忆。师生校友们的投票过程和在网上的热列讨论,也正是一次共同抚摸交大历史、体认交大文化的寻根之旅。
  起草主干道路命名方案征求意见稿之前,学校先后多次就道路命名进行专题研讨;通过校内网络、报刊等多种形式面向师生、校友等征集命名;方案形成后,征求了上海市城市规划馆、闵行区道路管理局等专家意见,并听取了老领导、校史专家、校友、人文学者等多方面意见;(下转第二版)(记者 张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