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教师这个职业,就是想教好学生”

———记上海市教学名师童钧耕

    期次:第1249期   



  为了将更多精力放在教学上,他放弃了自己的科研工作;为了更有效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他亲自批改每一份试卷;即使已经教授工程力学课程26年,每次上课前,他还是精心准备,重新编写讲稿……他就是上海市教学名师、上海交大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童钧耕。
  对教师来说,教书才是第一位
从1982年第一次走上讲台至今,童钧耕教授已经在教师的岗位上辛勤耕耘了26年。究竟当初是什么样的原因使他选择了教师作为自己一生的职业呢?1967年,童钧耕从交大毕业,被分配到安徽的一个棉花加工厂工作。在安徽的工作经历让童钧耕深深感觉到,“去培养一名工程师比自己去做一名工程师更重要。”工作12年后,童钧耕通过考研回到交大继续学习,并且在毕业时选择留下当一名教师,一做就是26年。
  1998年,在学院领导的提议下,童钧耕完全放下自己的科研工作,专心投入教学工作。谈起当初的这个决定,童钧耕教授说:“选择教师这个职业,就是想教好学生。”所以,当领导提出这个建议时,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直到现在,童教授的收入在机动学院工程热物理所的教授中还是偏低的。但是在他看来,钱不是唯一的;对教师来说,教书才是第一位。
  教学上亲历亲为,一丝不苟
作为上海市教学名师,童钧耕教授在教学上到底有什么诀窍呢?童钧耕说,他给学生布置的作业相对其他老师来说量是比较多的,以此来集中引导学生思考。为了让学生在复习时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思维练习上而不是死记硬背公式上,童教授8年来一直采用半开卷的考试方式。无论是本科生试卷还是研究生试卷,童教授全部亲自批改。在批改试卷时,他还会将同学们犯的一些普遍错误随时记录下来。等考卷批改完了,再将之前的手写记录输入电脑进行整理,总结出一份考试分析。这个习惯童钧耕教授已经坚持多年了。在他看来,这是一个很有效地了解学生的方法。对教师自己来说,这也是很好地积累教学经验的途径。
  在教学过程中,童钧耕教授始终认为:作为一个教师,必须要了解学生。每个学期,童教授都会根据前个学期的考试分析来修改自己的讲稿,在上课的时候把考试分析拿出来与同学们交流。上课时,他通过各种方式激发学生思考问题,让他们更好地理解知识点。同时,他还将自己的爱好与上课结合,有时会将一些时事热点引入教学内容,以此引导学生。童钧耕教授的学生都知道,他上课从来不点名、不拖堂。童教授说,要给学生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在特殊情况下,允许他们缺席,平时上课教师不要占用学生的休息时间。童教授上课并不严格按照教学计划,而是根据学生的情况做出适当改变,让学生最大程度地掌握知识。在他看来,每一个老师都应该发挥特色,有自己的教学风格。
  心系工作,几十年如一日
从事教学工作26年,童钧耕教授始终保持着最初对教学的热情。为了按时给学生上课,他每天早上5:15起床,先骑自行车半个多小时到徐汇校区,再乘校车到闵行。闲暇时间,他很少看电视,而把大部分时间用在阅读专业书籍方面。童教授回忆道,学校还没搬迁到闵行校区的时候,他几乎天天往办公室跑,连放假也是如此。有一年暑假,他只在家待了一天,其它时间全都在办公室里埋头工作。
  2007年,童钧耕教授在退休后接受学院返聘,继续为学生上课。直到现在,他每天都会查收邮件,回复每一封学生来信。最近他在整理以前的习题,建立一个自己的题库。
  在采访过程中,童钧耕教授对交大的感情溢于言表。交大是一所名校,在他心中,无论是作为学生还是作为老师,他都以交大为荣。“当我选择当教师的时候,我就决定把一辈子都献给交大。”童钧耕教授说,只要学校需要,他就会一直教下去,把交大门槛高、基础厚、要求严的传统不断传承下去。(学生记者 范予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