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医工专家共创VR沉浸式治疗给“星星的孩子”们带来新希望

    期次:第1600期   


  本报讯 4月1日,一场有关沉浸式计算与人工智能技术在自闭症干预应用的研讨会在上海举行,会议的主题是“携手改变,拥抱未来”。在4月2日世界孤独症日到来之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的专家们携手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的科学家用自己的专业特长为这群被称之为“星星的孩子”们带来了新希望。
  虚拟现实(VR)不止带来娱乐,也可在治疗疾病领域发挥作用。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为自闭症辅助治疗带来的新变化,受到政府机构、行业协会、医疗康复机构、科技公司的关注。
  研讨会上中国精神残疾人及亲友协会主席温洪指出,自闭症的孩子需要大众的关注和爱护,全社会应当尽自己的力量帮助他们。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科教处处长张堪表示,高科技的医疗手段必将推动全民健康取得长足进步。上海精神卫生中心院长徐一峰称,孤独症的治疗有难度,AI 和 VR 等高科技方法将为患者带来福音。
  据《中国自闭症儿童发展状况报告》显示,在师资方面,我国自闭症康复师目前只能覆盖1.3%的人群,剩下98.7%的患者暂无法得到有效康复训练。上海精神卫生中心儿少科主任杜亚松介绍,孤独症是一种可以被早期识别的神经发育障碍,“外界的刺激和信息难以抵达孤独症的儿童的内心,同时内心的反馈和感受也不易表现出来。”虚拟现实技术(VR)在自闭症的训练治疗中有了明显优势,“它可以让患儿在 VR 环境里接受训练,电脑操作简便,大大减少了对人力的需求。”他也提到,VR技术具有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特点,也增加了针对性训练计划的可实施性,“也就是说,VR技术将给我们走进自闭症儿童的内心世界带来新途径。”
  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翟广涛教授介绍,这个医工结合的研究始于2016年,虚拟现实技术近年来的发展为实现儿童孤独谱系障碍提供了新的机遇,虚拟现实技术的核心特点为沉浸性、交互性和想象性,而根据《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孤独谱系障碍患者的基本症状可归纳为在社交、互动及想象力方面的欠缺。虚拟现实技术的特性恰好与之对应,因此非常适于用于儿童孤独谱系障碍的辅助治疗。
  目前,该治疗系统已在上海普陀区展翼儿童培智服务中心、五彩鹿上海校区、上海爱好儿童康复培训中心、珠海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心理科、舟山市彩虹堂特殊儿童关爱中心等机构试用,并得到各机构老师和家长的好评。下一步,专家还将结合目前试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对该系统进行进一步开发。
  研讨会结束后,与会人员饶有兴致地体验了沉浸式治疗系统,对该系统的现实模拟技术啧啧称赞。相信有了全社会的支持和鼓励,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和干预方法将能更好地服务于孤独症患者,帮助他们将障碍降到最低,使潜能发挥到最大。让这些“星星的孩子”插上翅膀,飞得更高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