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科学院院刊《欧洲评论》发表上海交大会议专辑,聚焦科学与人文的冲突与对话

    期次:第1603期   



  本报讯 日前,由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欧洲科学院院刊《欧洲评论》(European Review)以整个一期(Vol.26,No.2,May2018)的篇幅发表了该院外籍院士、上海交通大学致远讲席教授王宁应邀为该刊主编的主题专辑《科学与人文的冲突与对话》(Conflicts and Dialogues between Science and Humanities),在欧美学界产生了较大的反响,被认为是中国与欧洲人文学者就这一话题进行平等对话的一个成功典范。
  该专辑由14篇文章组成,大多选自2016年5月12至15日在上海交大举行的“科学与人文的冲突与对话”高端国际会议论文,该刊主编为了表达对上海交大在过去的十多年里取得的突飞猛进发展表示由衷钦佩和赞誉,特地建议在封面加上上海交大的校徽(logo),他的建议得到了剑桥大学出版社的同意。
  王宁教授为该主题专辑撰写了“导言”。王宁在《导言:人文与科学对立吗?》中介绍了编辑该主题专辑的背景:为了庆祝上海交通大学建校120周年,由交通大学和欧洲科学院合作于2016年5月12至15日在上海举行了“科学与人文的冲突与对话”高端国际会议,会议总主题为“全球化时代的科学与人文的冲突与对话”,参加会议的40多位来自欧美的院士以及中国的长江学者分别探讨了下列分议题:(1)现代大学的新角色;(2)高等教育中的科学与文化维度以及这二者之间的张力;(3)世界一流大学与其学院的互动关系;(4)高等研究在世界一流大学中的重要作用;(5)理科大学中人文学科的角色以及人文教育的功能;(6)后人文社会的到来以及后人文主义的崛起等。他指出,为了营造有利于人文学科发展的氛围,我们应在两个方面携手合作:首先要说服政府对人文学科加大投入,以确保人文学科的可持续发展;第二,人文学者也应当重视自己的学科和研究。就这个意义而言,在庆祝上海交通大学校庆120周年之际,举行这样一个科学与人文的高端对话会议,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在收入主题专辑的论文中,作者们都探讨了这一话题:科学难道一定要与人文学科呈对立状态吗?这二者可否实现互补?参会者都强调了科学与人文研究中跨学科的重要性。由于参会者大多来自中国和欧洲的顶尖大学,因此第一个分议题自然引起了热烈的讨论。上海交大原校长张杰的论文不仅从自己担任校长的经验探讨了研究型大学的功能,而且还涉及了当下人们热烈讨论的一些话题。张杰等人的文章论证道,研究型大学应当认识到,“单凭一所大所或一个地区的几所大学是无法获取或巩固高质量的资源”,只有通过合作才能达到创新,这样就需要来自自然科学和人文学科的不同学科领域的研究者参加进来。
  《欧洲评论》主编、上海交通大学访问讲席教授德汉(Theo D’haen)呼吁政府和各行各业加大投资人文研究的力度,因为在他看来,“以牺牲人文学科来发展科学是一个极大的错误。显然,这并非是要排斥科学,而是要保存人文学科。”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上海交大讲席教授刘康、香港岭南大学文学院院长孙艺风以及上海外国语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乔国强的论文则强调指出,在中国以及其他地方的现代大学中,人文学科的作用是极其重要和不可缺少的,尽管其发展道路是艰难曲折的。孙艺风以岭南大学这所专事人文社会科学教学研究的大学为例说明,人文教育对于培养一个完整的人是必不可少的。他们都试图证明,一所世界一流大学不仅应当有一个强大的自然科学师资队伍,对人文学科建设也应当予以足够的重视。
  欧洲科学院副院长、丹麦奥尔胡斯大学教授拉森(Svend Erik Larsen)认为,“研究者现在正日益受到文化、自然和社会中各种复杂问题的挑战,完全超越了学科的界限”,因而十分有必要以一种跨学科的视角来研究人文学科。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南京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何成洲论证道,单靠科学是无法解决现代性带来的各种生态问题的,因此他提议用新儒学的生态人文主义来回应全球性的环境危机。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第一副校长张江探讨了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文学研究的可行性。在张江看来,作者的意图就存在于文学作品内部,因而任意地对文学作品意义的阐释或过度阐释都不是科学的态度。浙江大学青年长江学者郝田虎则阐释了科幻小说和电影中所呈现出的科学与艺术合一的现象,认为这更具有创造力。王宁本人的论文则回顾了新文化运动中科学与人文的共存和互补状态,认为当下的科学与人文的冲突于社会的发展是不利的。人文学科研究需要一种科学的方法论和评价体系,而科学家则应该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对这两者中任何片面的强调或忽视都是不可取的。
  《欧洲评论》创刊于1993年,和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刊《达得勒斯》(Daedalus)齐名,是国际权威的SSCI检索数据库中的综合科学和人文学术核心期刊,每年出版四期,其中两期为自然科学基础研究专刊,另两期一般发表该院人文社会科学学科院士的文章。虽然该刊也曾邀请一些院士编辑主题专缉,但邀请一位外籍院士编辑主题专辑,并以整个一期的篇幅专门研究中国当代人文社会科学,这在该刊创刊以来尚属首次。
(叶洛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