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也该懂得一点新闻学

□陈国强

    期次:第1659期   


  我深信,在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求过学的莘莘学子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一位辛勤耕耘于医学科技新闻领域和推崇医学人物,“以德为荣”的“二医报人”和“健康报人”———本书作者胡德荣先生。特别是在上世纪的后20年,那些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们一看到新一期的《上海二医报》,几乎都争相阅读,更是青睐他作为记者采写和编辑的“医疗·科研”版。很多当年的研究生至今谈起来还会津津乐道地说:“我们是读着二医报‘医疗·科研’版的医学科技新闻成长成才的。”
  我一直称呼胡德荣先生为“胡老师”,实际上我们是亦师亦友,正可谓师生情深。早在我攻读博士研究生时,胡老师写得十分感人,记述我的导师王振义和陈竺教授的两篇通讯《癌肿诱导分化第一人———记荣获凯特林金奖的上海二医大教授王振义》《让贤接班情悠悠———上海二医大血液学研究所所长交班记》令我格外记忆犹新。
  这以后,我通过了博士论文答辩,论文发表在《血液》杂志上,胡老师第一时间也在《上海二医报》《健康报》作了报道。再后来,我两次破格晋升、出国、回校、担任首席科学家……胡老师都有所报道,尤其是我到美国做访问学者期间的2000年6月10日,在《健康报》第一版读到由他采写的人物通讯《“枝叶”的情愫———记上海血液学研究所陈国强研究员》,更是让我清晰地记在心头。可以说,是他一直记录着我的成长足迹,更是他地记录一直鞭策我砥砺前行,不敢懈怠。
  早就听说胡老师要出一本自己的医学科技新闻作品选,前些天他盛邀我“作序”。我不假思索地欣然应诺了,只是不敢为序。
  呈现在眼前的是60多万字的《枝叶情愫》书稿,这是胡老师从近30年在《健康报》发表的医学科技新闻作品筛选的精华部分,反映了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海医学卫生界取得的医学科技成果,报道了医学科技典型人物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他把医学科研成果写得通俗易懂,把人物通讯写得栩栩如生。如他采写的附属九院整复外科李青峰教授“中国式换脸”的系列报道,也如他采写的《讲台作证———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药理学家金正均教授》人物通讯,在他笔端流露的是医学大师的人文精神、科学家严谨的科学拼搏精神,教育家诲人不倦的教书育人情感。
  《讲台作证》这篇人物通讯也曾作为统发稿提供《中国教育报》《解放日报》《文汇报》等媒体记者。我曾在校报上读到《学生记者与院报主编的新闻对话》一文,讲的是胡老师采写《讲台作证》及《我采写〈讲台作证>的前前后后》两篇文章发表后,《上海交大报》学生记者董少校给时任《上海交大医学院报》主编的胡老师的来信。信中说:“作为一名学生记者,我有一些写稿的细微感受;读到《前前后后》之后,我似乎也能体会到您在当时的处境和想法。比如,9月10日开始准备、采访,次日下午就拿出了第一稿。稿件里的每个字都是作者心血的结晶,如果不是受到了金老师事迹的感染,如果不是对新闻事业怀着深沉的热爱,很难想象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写出像样的初稿。我想,里面一定包含着叫做‘激情’的东西。为了写好一篇稿件,两次深入采访,两度召集座谈会,再加上个别采访、电话采访,不是蜻蜓点水、浮光掠影,而是写出了人物心灵深处的东西。这是一种精益求精的态度,也有对新闻事业执着、认真的精神。”
  这是一名学生记者对胡德荣老师作品的评价,也正如胡老师自己在“对话”中所说的:“我是把校报新闻工作和《健康报》驻地记者工作当作一份‘事业’来对待,而不仅仅是一份‘职业’;我对新闻写作始终充满着一种‘激情’,而不仅仅是一种‘感情’。正是在这种‘事业心’和‘激情’之下,我已把采写医学校园新闻、上海医学科技卫生新闻视为我生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胡老师1985年开始从事校报工作,直到今天还在为《健康报》写稿,34年如一日,笔耕不辍。一次,我在校园里碰到胡老师,他说他还在采访写稿,并热心为通讯员授课。“最近还为即将启程的援摩医疗队,上了一堂题为《援外医疗队员也需懂得一点新闻写作》的新闻课。”
  人是要有点精神的。在新媒体层出不穷的当下,我也呼吁我们医学生,在新媒体时代也该懂得一点新闻学,从人物报道的感人事迹中赋予自己正能量,助力自己的美好人生,更把前辈对病人的温暖、对事业的敬畏传承下去。
  祝贺胡德荣老师的《枝叶情愫》出版!
  (作者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医学院院长,本文是他为《枝叶情愫》一书所作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