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替代的手

□13级临床医学五年制五大班李雨晨

    期次:第1665期   

我还在普外科实习的时候,床位上收治了一位57岁的阿姨,她的姓名我已然记不太清了。患者是因“左下腹隐痛伴排便次数增加半年”来院的,腹痛呈持续性隐痛,无其他部位放射,与进食及体位变化无明显关系,休息后可自行缓解,半年来反复发作,患者从每日解大便1至2次逐渐增加到4至5次,大便大多成形,呈细杆样或颗粒样,除此之外,半年来仅有过一次血便,否认了其他常见伴随症状。患者在外院就诊时曾行结肠镜检查,并在镜下取了活检。此次患者为求进一步诊治,由女儿、女婿陪同来到了普外科。

正当我请患者及其家属提供肠镜的图片及书面报告时,女儿却摇了摇头:“医生,我妈妈的肠镜报告在李主任那里。”

“那请问你们还记得检查的结果吗?”我仍在追问。

“是结肠息肉。”母女俩几乎是同时回答。

“确定吗?”如此重要的病史,我需要尽可能核实清楚。

女儿非常肯定地点了点头。

进一步追问下去似乎也得不到更有价值的信息了。患者此前从未有过类似不适,既往有高血压史数年,平时可服药控制,其余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史均否认。我完成病史询问后,便告知患者我需要给她做一个简要的体格检查。患者整体神清、气平、精神可,腹部视诊和听诊均未及明显异常,全腹部浅触诊均平软,没有压痛和反跳痛。接着,我重叠双手,自患者左下腹开始进行全腹深部触诊。

双手压下去的一瞬间,我心里忽然咯噔了一下。

下压的指尖仿佛被什么东西挡住了,与正常腹部的柔软触感略有不同。我心里打着问号,手上却没敢停顿,稍加了一点力重复按压了两次,这东西位于脐的左下方,位置似乎较深,我压到极限也只能隐约有感觉,范围大约3公分,质地较硬,形状和边界触不清楚,我甚至怀疑自己没有摸到它的全部。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也不明确,推之没有活动。

除此之外,患者肝脾并未触及肿大,全腹叩诊呈鼓音,移动性浊音也是阴性的,也没有肝区叩击痛,心肺检查无特殊,双下肢也没有水肿。尽管心中抱有疑惑,我还是像平时一样一脸淡定地告知患者“体格检查结束了,谢谢您的配合”,随后向办公室走去。

由于患者一般情况尚可,而病房正式床位又紧缺,便暂时将她收住在走廊的临时床位上。正当我走过走廊的拐角时,身后传来一阵紧密的脚步声:“医生,请等一等———”

是患者的女儿追了上来,她似要张口说话,又不安地回头瞥了一眼,似乎害怕被母亲听见,这才压低了声音说道:“医生,其实,我妈妈的肠镜报告是……结肠癌,但我们怕她接受不了这个结果,可不可以请你们暂时不要告诉她……”

我心里再次咯噔一下,忽然又想到:“您有没有把检查报告拍下来?”

女儿给我看了手机里的照片:肠镜下所见的结肠黏膜十分僵硬,颜色也与正常红润的黏膜大不相同,肠腔有明显狭窄,进镜较困难,结合活检病理,诊断为结肠腺癌。

一般来说,直肠长度12-15cm,乙状结肠40cm,病变的位置应该在乙状结肠,与我触诊所得的结果基本吻合。这是第一次,我在患者身上查体时真真切切地摸到肿瘤!

我答应了女儿的请求,回到办公室,向带教老师汇报了患者的情况。

“做得好!”老师满意地拍了拍我的肩膀,“但是,即使肠镜报告诊断为结肠癌,也不能忘了直肠指诊。”

老师的提醒如醍醐灌顶,我立即回头为患者补充了直肠指诊检查。所幸,直肠内未触及明显的包块或压痛,指套上也没有染血。至此,对于该患者来说必要的体格检查才算完成了。

此后,患者在腹腔镜下接受了Dixon术。术后恢复平稳,不到一周就顺利出院了。

我依稀记得,普外科主任在某次查房时,对我们说过一句话———“现代医学的检查技术无论再怎么先进,都不能替代外科医生的一双手。”这次经历,让我时刻牢记这句真理。即使再忙碌,我们作为医务人员,也应该时刻牢记体格检查基本功的必要性,手上的功夫和技能绝不能生疏,应该耐心、仔细、认真地对待体格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