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话,给了我“定心丸”

□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普外科朱晨芳

    期次:第1666期   

医生做久了,真的能体会到,什么叫时光如梭、岁月如流。

从1998年来到九院实习,至今已经在这一方土地上呆了20个年头。还清楚地记得当年我毕业时去普外科,科主任狠狠地在我背上拍了三把,我硬是挺住了没有挪动一步。主任满意地点了点头说:“现在能抗得住,将来也希望你能扛下来,普外科对于女医生来说太辛苦,没准备好不要来。”但结果,我这一扛,17年过去了。

17年里,医患故事天天上演,但其中总有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人和事。

我和小白是2015年秋天认识的,后来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相识的原因来源于我负责她奶奶达半年之久。第一次见到徐老太太时,她已经奄奄一息了———心电监护显示心率140次/分,血压80/40mmhg。当时诊断很明确———感染性休克,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消化道穿孔可能。学医的人一定知道,被冠上这个诊断,往往情况已经很危急了,更何况她还是一名85岁老人。我作为主刀医生马上召集家属告知手术和风险,而且患者有随时死亡的可能。小白当时就在其中,她和其他年长焦虑的家属不一样,显得非常冷静。“我们相信您!请您放下顾虑、放手干,真的,老人撑不过去了我们不怪您。”小白虽然是年轻女孩子,说话却最有分量,直到很久以后我才知道她也是医学相关专业毕业的。但当时她的这句话确实给我吃了一枚定心丸。要知道,对于这种濒死、手术风险很高的病人,如果和家属沟通不畅,很容易造成医患矛盾。有的时候,医生会在医患谈话后,建议家属放弃治疗。但我始终认为,一名好的外科医生不能怕承担后果,技术和心理都要过硬。

手术终于顺利完成,老人却因为休克、感染、麻醉、手术后情况危重带管进入ICU室。术后的日子里,徐老太太经历了ARDS、气管切开、多器官功能障碍、心衰等重重关口。在治疗过程中,每次小白都会尊重和支持我的决定,甚至怕她父亲因情绪激动而伤害我,提前打电话叫我避开。但是两个月来老人的情况还是不稳定,甚至每况愈下,只能依靠呼吸机辅助呼吸,鼻饲营养,在重症监护室待了两个月也没有能完全醒来。

但是小白没有说过一句指责的话,她常常来医院询问奶奶的情况;在她加班或者出差不能来的时候,我也会通过微信视频让她看看奶奶。慢慢地,徐老太太的病终于有了起色,就如同一架将报废的留声机,在我们全体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终于又咿咿呀呀地转起来了,发出了美妙的生命之音。

大半年以后,徐老太太终于可以出院了,我们也成了很好的朋友。小白曾经写了一封长达9页纸的感谢信寄给市长,还经常在我值班的日子来看我,和我聊起奶奶的近况。她笑着告诉我,奶奶白天经常装睡,晚上爬起来偷偷吃糖……

在医患矛盾凸显的今天,我们的关系如同一股清流,十分和谐温馨。

我喜欢这样的医患关系,我觉得要避免医患矛盾,医生首当其冲的是需要加强自身专业知识和技能,练就过硬的本领;并且要有人文关怀,多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交流,及时告知病人及家属病情及诊疗情况;还要加强责任意识,做好每一件小事,完善每一个细节。

做到以上三个方面,我想,医患关系怎么会很紧张呢?医患关系的春天还会到来。

我是一名医生,我扛起自己的职责,鼓起自己的勇气,尽我所能治病救人。相信,在这样的信念和努力下,有更多生命垂危的病人,会重获新生。

我为自己是一名挽救病人生命的医生,而感到光荣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