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懂”与“不懂”

□范祖德

    期次:第1663期   

交大毕业生踏上社会工作时,交往中都有可能碰上“什么都懂”和“不懂装懂”的人。

“懂”是指对人、社会、自然、科技、文化的认识和了解。世上没有什么都懂的人,这是常识。

进入新工业化时代,行业和学科在发展细化,现在有多少“行”?大概没有人能说清楚。最近冒出了一个“区块链”,是什么?中央政治局开会学习讨论。国际上政治、经济、文化、艺术也是百花齐放,鱼龙混杂。世上没有什么都懂的人,博士也只在某一点上认识深一点,博一点,或有创见;院士和诺奖获得者也是如此。人们对他们的尊敬是对知识的尊重。他们也不会声称什么都懂,也不会对不熟悉的事,信口开河乱讲。

但社会上有“什么都懂”及“不懂装懂”的人。这些人比较多的是为了抬高自己、取得信任,从而签订合同、拿到项目、获得提升、骗取奖励,也有为了骗取爱情。这种人说起来头头是道,能讲几句行业术语,有的外表装得“老实”,更易迷惑人。

如何识别?这要看你的知识、社会经验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没有什么特别方法。“什么都懂”和“不懂装懂”的人,也会露出马脚和漏洞,如与经历不符、逻辑上明显矛盾、讲得没有来源出处等。

“不懂装懂”的人在欢乐聚会上、聚餐时的吹牛,与会者大都一笑了之。但要注意这些人吹出的“小道”“秘方”,回去不可当真。

交大出去的学士、硕士、博士千万不可“不懂装懂”。古人云:“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是为人之道。不懂的“事”和“理”,只有学习、请教、查资料、做实验,没有什么难为情。如当了“领导”,工作范围内遇上不懂的事,放下架子,学习、学习、再学习。古今中外,不少智者“大智若愚”,他们不是装不懂,而是认为即使认识的事和理,总在发展变化,学无止境;发言、讲学、写文章不会张牙舞爪、信口开河。对同行也好、对学生也好,说话写作有根有据,懂多少讲多少,不吹牛,不讲过头话。他们往往更受人尊重。

 (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原副校长)